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新河古閘 在治東北三十里新河內,今廢。大河遙堤 北岸舊有太皇隄,自明萬曆初河決崔鎮桃源以下,故渠多淺,因築遙堤為束水衝沙之計。起古城迄清河,長一萬八千四百餘丈。其後河身淤澱寖高,隄勢坍廢。

皇清康熙八年,河決三汊口。明年決五堡,二堡水入。

治,內為巨浸。總河羅乃自桃源界起,東至龍王廟,皆因舊址加築,高一丈,面二丈,闊六丈,長三千三百三十四丈,計程十八里半。十七年,總河靳又自龍王廟起,至四鋪溝止,接築四千九百三十八丈,計程二十七里半。其縣前玉皇閣一帶,地勢當衝,題定樁埽工五百餘丈,歲加修繕。又自桃源東界至石人溝止,築堤一道,長一千八百六十三丈,計程十里三分五釐。南岸遙堤,自桃源縣東界起,至本縣濫泥淺止,長四千二十五丈。又築堤一道,自桃源縣東界起,至山陽季家淺止,長五千三百餘丈。

中河遙堤 境內,鑿河道八千五百八十五丈。北岸築隄、自桃源東界起、至山陽西界止,計長七千七百九十一丈。又于內築撐堤一道。南北建閘四座。

護縣堤 自縣西娘娘廟起,至縣東龍王廟止,長七百九十六丈六尺,計程四里三分。

減水大壩 在蔣家場、王家營之間,因河水衝刷,北岸土弱易崩,居民屢苦遷徙。總河靳建立減水大壩,北達中河,共長一百丈,上造浮橋,下通水道,名「雞心孔」 ,一百有三孔。

天妃壩 黃河東岸自惠濟祠起,南接甘羅城,乃黃、淮匯流要害之處。磚石堤工,共長四百八十二丈。

束水三壩 在河南新運口內。因運口南接淮水,直瀉易溢,乃審勢于上流折流分流地面遞建三壩,收束水勢,以利漕運。

中河兩岸束河堤 康熙三十三年築,束水以防外溢。

新河舊堤 明萬曆中,因分黃之議,開新河以利漕運。自桃源黃家嘴起,歷本縣漁溝鎮、娘子莊、永興集,達安東界。一河兩隄。河湮,後隄有存廢。

舊運口隄 自舊運口南岸築束水壩一座,越通濟閘而北,迤窯灣一帶至李家橋山陽界止,共長七里有半。

清水墩隄 隄自文華寺以東南至七里墩止,修造板工八百六十三丈,以障湖水東侵,所以利漕運、護郡城也。

新運河縴隄 東西二道。

安東縣

古淮堤 即范公堤,去治東十五里起,依淮岸,以東直接海一百四十里。按《宋名臣言行錄》:「通、泰、海州皆濱海,潮汐日至,城下土田斥鹵,不可稼穡。范文正公監西溪,建白于朝,築捍海堤于三州之境,以衛民田。朝廷從之,以文正為興化令,發通、泰、楚、海四州之民築之,至今享其利。」 新堤 ,康熙四年河南北兩岸總河靳題入。

欽工募夫修築,自顏家河經縣南門、東門至雲梯關。

海口,亙一百五十餘里。河廳佟吉年、知縣李儀鳩工庀築,邑賴以安。

漣水壩 ,在縣東南二百五十三步。吳元年平舟師進征西海,建此。

浮堰 在縣北六十里。舊跨中漣河口,架木為浮橋,後廢塞為土堰,因名。

箭幹坊 在縣西二里。鄉人築以障水,其直如矢。

龍尾垛 在縣西二里。地形亙直,西廣東隘,二水夾流,注東合一,形如龍尾。

佛陀磯 在縣北五十里。

海州

萬金壩 在東海城東北七十里。東海有七里民田,被海潮從此處淹漫。明嘉靖間,有劉太監者,乃東海所舍餘,發心立壩,以遏潮衝而護民產。長四里,闊三丈。壩成,費至數千,因名「萬金。」 其後海水日浸,無人培補,而潮漫田荒如故矣。新壩 在州南四十里,西障沂、沭,東捍海潮,俾漣河達于官河,由此直通安東,因舊為新,故名官河壩 ,在新壩漣河之南。明洪武二十七年築,州西諸河之船由此達河。

板浦堰 在州治東南三十里。舊無堰,東南之田水大入海,民受其利,且一州之血脈通焉。後因建堰運鹽河通于海,水隨潮洩。明萬曆丁巳,建堰約十餘丈,北障海潮,南蓄河流,鹽舟通行,止便于商。而州治因之日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