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公堤 係塔兒灣至板浦要路。海潮浸漫,阻隔行人。明萬曆己未,知州楊鳳築堤十五里,商旅便之。後潮汐為阻,州守劉夢松少移而西。
皇清順治丙申,知州在三奇,又移而《大西》,漸防而「漸。」
「移者皆因土工,故易壞,如求其堅久,須用山石。」 永安堤 ,在州東二十餘里,北接山,環城七里,以捍海潮。唐開元間,刺史杜令昭築。
銀山壩 在州南二十里。自青州穆陵關發源,合沂、沭水,由九洪橋入海。其勢奔迅易涸,故築壩以瀦清流,利農田,隱然城守之險。宋元之際,賴以抗敵,常加修護。元季為張士誠所據,恃此防守。王宣父子欲侵海州,決堤堰以便步戰,遂廢。而州鴨子蕩數處,污下常澇,利于不修,軒輊其間。然修之,大利于官民。
洪門堰 在州西北三里。
沙灣河堰 在石湫之南。
托山廟閘 去州十五里。明隆慶六年,知州鄭復亨建閘以便往來。
洪門閘 在洪門堰南。明洪武年築。
宿遷縣
新隄 一在舊治東,長五里許,號「護縣隄。」 一在新城西,長一里許,名「護城隄。」 皆知縣喻文偉建。羅家口隄 去新治三里,知縣何東鳳建。長隄 起自羅家口至古城,約長六十里,知縣何東鳳建。
睢寧縣
河堤 自廟灣至城北門,積水泥塗。明萬曆十年,於隙月知縣申其學調遊淺夫,築堤二里,高一丈五尺,闊三丈六尺,用夫七百四十三名,七日而成。以河夫之功,故名「河堤。」
護城堤 舊堤不障水。明萬曆十一年修築,加高二丈五尺五寸。〈按「餘州縣」 無考。〉
淮安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山陽縣附郭。〉
淮安府城池 :舊城晉時所築,宋、金爭此為重鎮,守臣陳敏重築,《北使》見其雉堞堅新,號「銀鑄城。」 嘉定初復圮,知州趙仲葺之。九年,知州應純之填塞窪坎,濬池泄水,乃益堅完。元至正間,江淮兵亂,守臣因舊土城稍加補築防守。明朝略增修築,包以甎甓,周置樓櫓,自基至女牆,高三十尺,周一十一里,東西徑五百二十五丈。舊為門五,水門二:東曰「觀風」 ,南曰「迎遠」 ,西曰「望雲。」 稍南二十餘武,為水門,稍北不三百武曰「清風。」 元兵渡淮時,守臣孫虎塞之,今廢。北曰「朝宗。」 稍西不數武,亦為水門,并水西門,小舟可通。城中四門,皆有子城。城各有樓,又置三角樓,惟艮隅闕一,以觀風門在焉。東南二門外,各有弔橋。自東門外至南角樓,沿帶以池,自南角樓、鐘樓角以運河為池。北樓外接聯城,故無壕。城上窩鋪五十二座,雉堞二千九百九十六垛。正德十三年,巡撫都御史叢蘭檄知府薛𨭉修。嘉靖丁巳,知府劉崇文修,後倭寇攻不克。隆慶六年,改西門城樓匾曰「通漕。」 總督都御史王宗沭建樓于西門子城上,額曰「舉遠。」 萬曆三十三年,倭犯朝鮮,邊海戒嚴。署府事推官曹于汴添設敵臺四座。三十八年,西城門樓災,知府姚鋐重建。四十八年,南門燬于雷火,知府宋祖舜題西樓向東匾曰:「注江禹績。」 新城去舊城北一里許,山陽縣北辰鎮也。元末張士誠偽將史文炳守此,時築土城臨淮。明洪武十年,指揮時禹增築,以寶應廢城甎石撤建之。西瞰運河,東南接馮家蕩,北俯長淮,高二丈八尺,圍七里二十丈,東西徑三百二十六丈,南北徑三百三十四丈。城門共五座,北門加一座,城樓俱備。成化十四年,南門樓燬。正德二年,總兵郭鉉重建。匾東曰「望洋」 ,西曰「覽運」 ,南曰「迎薰」 ,北曰「拱極」 、曰「戴辰。」 東西有子城角樓「共四,南北二水門。東、南二門外各有橋,城上窩鋪四十八,雉堞一千二百垛。東、南二面,池深一丈餘,闊五尺餘。西、北二面以淮湖為壕,與舊城通連淮陰輔車相依,金湯鞏固。東、南二門外俱有橋,北水關,不通舟。」 隆慶五年,知府陳文燭修。萬曆二十三年,倭奴邊警,署府事推官曹于汴添設敵臺四座。舊設大河衛守禦城池。守門千百戶各一員,門軍二十名。聯城在舊城北接新城之南,因曠土隔越。嘉靖三十九年倭寇犯境。時漕運都御史章煥題准建造,聯貫新舊二城,故名曰「聯城。」 東城長二百五十六丈三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