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城長二百二十五丈五尺。東南門曰「天衢」 ,東北門曰「阜城」 ,西南門曰「成平」 ,西北門亦曰「天衢。」 水門四。初因甎土驟高,慮不經久,止高丈四五尺有差。萬曆二十一年,倭奴愈橫,鄉官胡效謨等議請加高。巡撫李戴題准加高五七尺,幫厚四五尺,隨處適宜,始與新舊城平關橋二座,城樓大小四所,通計雉堞六百二十垛。二十三年、添設敵臺。每門各有守禦官軍十名。東城屬大河衛。西城屬淮安衛

外州縣

鹽城縣城池 :「鹽城古名鹽瀆,先世欲城於射陽,以土薄不及海邊厚,且海可漁,灘可樵,為民生之利,于是乃城。海上環城皆鹽場也,故名鹽城。自宋紹興、乾道間,三次修築,時山東寇皇甫炳攻不能破。嘉定八年,知縣尤炳修。元至正十五年,知縣秦曹經重修,然尚土城也。明永樂十六年,備倭指揮楊清、守禦千戶馮」 善重修,始易為甎城,而新創月城建東、西北城樓三座,蓋其城止東、西、北三門云。西又有「水西門,城高二丈二尺,週圍七里一百三十四步,東西徑二里二百一十七步,南北徑二里一百八十步,壕深九尺,列鋪二十八座,設鹽城守禦所官軍防守。」 嘉靖三十六年,本府檢校祝雲鶴署篆,聞海上倭寇張甚,申請重修。三十八年,倭寇大至,距城半里許,一酋躍馬衝北城門上競射之,酋中流矢而去,寇遂從廟灣下海。萬曆七年,知縣楊瑞雲初至縣,訝無南城門,謂:「鹽之建城,龍脈發自西北,而會結于南,即居人俱集東南,是惡可無南門也。」 遂請于當道,報可。其門正對儒學中門。及拆城下有舊門址,磚灰如新,與今所定相符。上建大城樓三楹,題曰「淮揚一覽。」 門外有池,名曰躍龍;池外有亭,名曰迎恩。樓之北,建一小橋通水。橋北對櫺星門,設門屏一座,時其開閉。重門洞開,則水環岡抱,盡在目前。蓋鹽城至是始有四門、三門,財賦悉從南門輸運,居民便之。清河縣城池 舊土城,自元至元十五年兵亂修築,惟東西北三門,週圍六里,南倚小清河,今廢。按《縣志》,「清河舊城在大清口,宋咸淳九年,淮東制司李廷芝築。」 元泰定初,河決治,遷因甘羅故城。明末再遷亦因之。加女牆,設垛甕三門。今治亦舊有土城,係元至元十五年兵亂修築,東西北三面,週圍六里,門三座,南枕小清河。明末猶存舊址。

安東縣城池 ,舊三城俱廢。明弘治十五年,知縣郭韶於舊基上建更樓四所,設門啟閉。東曰「濱海」 ,南曰「觀瀾」 ,西曰「臨淮」 ,北曰「鎮漣」 ,增築土圍。萬曆二十八年,知縣詹道溥議建磚城,以工鉅役煩,止因堤增築為土城。至泰昌元年,巡鹽御史龍遇奇為淮鹽分司駐縣,具題建城,議亦未決。至天啟元年,知縣劉君聘以創建為任,因改選去。至五年,士民保懇復任。撫按題准本年三月興工。週圍長一千五百五十四丈,計門四:南曰「迎和」 ,西北仍舊;東曰「朝陽。」 又便門一,水關一。

皇清康熙七年,地震傾圮,知縣許同文議修《三城外》。

各有壕,後淤。明末總兵柏永馥駐縣挑濬,自城西南隅迤北而東,接運鹽河至東門外為池。今河決復淤,知縣許同文議濬。

桃源縣城池 ,舊有城池遺址。明正德六年,流賊猖獗,知縣李廷鵬因舊基修築土城,高二丈,週圍三里,池深一丈,立城門四座。嘉靖二年間,周佩建門樓四于城門之上:東曰「觀海」 ,西曰「延暉」 ,南曰「朝陽」 ,北曰「拱極。」 嘉靖十四年,知縣龍復禮重修,設瀉水洞三:一在西門,一在南門,一在北門。萬曆十九年,知縣許璞重築土城,週七百一十八丈,高一丈五尺,底闊五丈,頂闊二丈,上加「土垛一千三百五十。甎城門四座,上砌甎垛三十,東西北門各甃甎水洞。」 至崇禎五年,知縣龔奭增築女牆,高五尺,砌甎垛口一千七十。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鄭牧民復添角樓四座于城。

四隅。十六年開小南門以通生氣。康熙六年,河決煙墩口,水浸城址,四面沙高五尺,城內如井。康熙七年,地震,城北垛卸城樓無一存者。康熙十年,就北門城基築為遙堤,以捍黃流,北門水洞亦塞。

沭陽縣城池 ,舊無城池。明正德六年,流賊犯境。七年,知縣易瓚築土城,週圍八百九十四丈四尺,高二丈二尺,三門外壕深一丈九尺。九年,知府薛𨭉具甎甓包城,上請未修。嘉靖年,河決,衝東城,沒戴家巷并東門橋。隆慶五年,決東子城、小南門一帶,半湮於河。因北徙,勢卑隘,內逼外削。萬曆二年決,并李巷城西角,半湮,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