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四十六卷目錄

 淮安府部彙考六

  淮安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淮安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七百四十六卷

淮安府部彙考六

淮安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府縣志合載

本府。山陽縣附郭。

淮安府儒學 在郡城南門內。宋景祐二年,知楚州、轉運使魏廉建。建炎中兵燬,紹「興十三年,郡守紀交草創於南市西。二十三年,郡守吳栗復建於舊基。隆興間兵廢,乾道五年又徙於天慶觀西。八年,郡守趙磻老建殿廡。淳熙十年,郡守王詗仍復故基。開禧中又燬,嘉定三年,郡守王孟祥修。八年郡守應純之大新」 學制,即今學也。元至元癸巳,淮東廉訪賈鈞、郡守阿里重修。至治間,總管暗普建臨街門。泰定二年,郡守趙宗重建學門齋舍。明初,洪武九年,知府潘傑重修。正統七年,知府楊理增修。景泰元年,繪塑兩廡賢像,教授鮑旻禮勸士民為之。天順二年,知府丘陵增拓學地二十餘丈,重修廟學。成化三年,知府楊㫤增置學地三十餘丈,創建射圃亭,號「房饌堂」 ,鑿井構亭,及禮勸富民陳智等再新。

文廟,飾賢像。鄉紳金銑豎石「櫺星門。」 弘治六年、知

府徐鏞建尊經閣。十五年,義官徐㫤重新塑像。十七年,巡撫都御史張縉建「興賢」 、「毓秀」 二坊,提學御史黃如金重修廟學。正德十一年,知府薛𨭉毀戟門外梓潼祠為忠孝、文節二祠,葺理齋號,增新宮牆。萬曆元年,知府陳文燭重修。天啟四年,知府宋祖舜請巡按御史崔發帑重修。崇禎十三年,漕撫朱大典重修。

皇清順治九年,漕撫沈文奎重修。康熙十八年,總河

靳輔捐俸重修,立有「碑記。」 時教授徐元美、訓導倪用霖詳請「監督。」

淮安衛武學 ,在舊城東南隅名臣祠左,明初建。正殿五間,兩廡各八間,大門一間,二門一間,三門一間,泮池一方,磚橋一座。

大河衛武學 ,在新城大街衛右,明初建。正殿五間,兩廡各五間,大門一間。

節孝書院 「在東門外三里塘節孝祠內。明天順二年知府丘陵建,成化五年知府楊㫤重修,正德十年知府薛𨭉重新之。」 仰止書院 在郡城東南隅「督撫名臣祠內。明正德十一年提學御史張鰲山暨知府薛𨭉建。」 正學書院 在郡城西南隅府學西。明萬曆二年都御史王宗沐建。堂、軒、祠、門、廚、號房共七十七間。

志道書院 在郡城府學南,明萬曆二十一年,署府事推官曹于汴建。前後堂號房共一十餘間。

清江書院 ,在清江浦。前堂、大堂各五間,牌坊一座曰「斯文在茲」 ,諸生會課之所,東有文昌樓閣。

社學 明洪武八年,立社學教民間子弟。淮郡邑俱有。

學田 「明萬曆十八年,知府倪涷置田二十頃五十五畝。三十五年,署印推官亓詩教置三頃八十畝。四十一年,知府詹士龍置九頃七十畝。」 山陽縣儒學 舊建於滿浦坊縣尉司基地。元至元「間,知縣達魯花赤哈喇遷於舊酒庫橋南隙地。今西新倉地,至正燬於兵。明洪武三年,知縣羅傳道以察院西蒙古舊學草創」 今學。六年,知縣凌澤侈新之。永樂十九年,知縣黃浩重修。宣德間,知府彭孟增修。正德七年,知府楊理增買旁隙地二畝許,建號房二十八間,中構小軒,扁曰「靜學射圃。」 舊在淮安衛東二十步,今廢為街路。指揮王欽割衛西地為之。景泰初年,塑四配十哲像,訓導周鑑、大河衛百戶戴雋同捐資。天順七年,知縣馮韺增置號舍。成化五年,巡撫都御史滕昭及知府楊㫤易居民地二十餘丈益之,建「聚奎亭」 ,錄科第名氏于右。弘治十七年,提學御史黃如金、知縣樂頀重修殿堂齋號,櫺星門三座,觀德亭、大成殿三間,兩廡各五間,戟門三間,影壁三座。櫺星門前,忠孝祠一間,戟門左;文節祠一間,戟門右。

先師殿、啟聖祠、土地祠、宰牲堂各三間。餘仍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