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社學 在邵店鎮
明德社學 在小店
新民社學 在張山鎮
「博文社學 」 在《口頭集》。
「約禮社學 」 在安家集。
正心社學 在龍泉溝
誠意社學 在劉馬莊
「致知社學 」 在《街頭集》。
崇德社學 在堰頭集
廣業社學 在港頭集
「修德」 社學 在《潼溝集》。
明道社學 在《陳戍集》。
「存心社學 」 在《張家集》。
養性社學 在白洋河
明善社學 在《歸仁集》。
復初社學 在林子鎮
養正社學 在黑墩鎮。以上各鎮社學二十所,皆明萬曆五年知縣喻文偉創建。
學田 一響場田在順德鄉,五圖,計百十畝。明隆慶四年,知縣朱伯華置。
一張陂湖在安仁鄉,八圖,計百十畝。明隆慶四年,知縣朱伯華置。
一廟巷地租。在望淮門外及三元官西。計屋地一百間,每年納租為貧生助。明萬曆三年,知縣喻文偉置。
一、舊學周圍地租盧森等二十八間,清查造冊,行學納租為貧生助。明萬曆三年,知縣喻文偉置。
一、舊學地,南止牆,南空地,北止寺,計六十三丈;東止堤,西止曹佑等十五家屋,召民租佃,每年納租,為貧生助。明萬曆五年知縣喻文偉「置一直河鎮趙汶等房一百八十間,併地五畝。每年該租銀五兩六錢八分。明萬曆十三年,知縣孫湛清查,造冊行學,為貧生助。」
睢寧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元至元戊子,知縣王榮祖始建。大德甲辰,知縣苗鐸重建。元末兵燬,至明洪武六年,知縣葉見泰復建。宣德十年,知縣衛鏞重修。景泰二年,知縣張佇重修。正德三年,知縣黃守濂學門於櫺星門西。九年,知縣劉景沂重修。嘉靖三十五年,知縣喬鎮重修。萬曆七年,知縣徐密重修。九年,知縣申其學「申請撫院凌雲翼、按院姚士觀、觀察使莫與齊,各助銀重修。」崇禎二年,洪水破城,傾圮殆盡。至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殷岳初建大殿五間,兩廡十四。
間,明倫堂五間。八年,知縣魏翰建櫺星門一座,戟門五間。康熙元年,教諭孫大經蒞任,捐俸金三百三十兩。知縣馮應麒助銀一百二十兩。紳士量為捐助,鳩工庀材,創建「啟聖祠」 三間,外設門牆甬道,內製龕座、神主、爐瓶、燭臺、木匾、綵縵俱全。重修「敬一亭」 三間,抱廈一間,外設門牆甬道,內懸木匾。創建魁樓一座,上塑「魁星金像。」 重修禮門,創建儒學大門二座,木匾對聯俱全。鋪砌甬道二十餘丈,加修周圍磚牆數十丈。新建大殿,十哲龕桌;重修兩廡十四間,內添山牆四座,刱置神主龕座、爐臺。兩廡南各四間,崇祀名宦、鄉賢,神主龕座、爐臺俱全。修砌大殿,明倫堂前大月臺二座,砌前後臺級十五座,鋪設大殿。「明倫堂兩廡,啟聖、名宦、鄉賢諸祠。儒學門、禮門、魁樓,敬一亭,戟門地平磚并學前街道共三十餘丈,刷紅櫺星門牆、啟聖祠牆共數十丈,並櫺星門柵欄門六扇。創修明倫堂後衙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六間,門牆甬道。創建學前興賢、育才二坊。坊之東惜字爐一座,西義井一口。泮池北砌石坡二十餘」 丈。起工於康熙元年冬,竣於康熙三年春:共計用過銀九百二十餘兩。三年夏,復造泮池中青雲橋十餘丈。四年春,知縣石之玫、典史繆振稷同捐俸建「青雲亭」 一座。泮池南鋪砌石臺九級,旁栽楊、柳、桃、杏、棗、李二百五十株。學宮內外,共栽松、槐、桃、柳、李、杏、椿、棗數十餘株。
養正社學 在城隍廟西南。正房三間,門一座。周圍牆垣。附祀忠臣金聲、丘紳、袁浩、義士朱用之於內。
復初社學 在城隍廟西南。正房三間,門一座,周圍牆垣。附祀馬神於內。以上二社學,知縣申其學建,今俱廢。
學田 「睢舊無學田。明天啟二年,知縣林翹楚捐資買地一百二十畝。天啟七年,知縣楊若桐查出新淤官地五百畝,今俱廢,止存河淤地一頃八十畝,坐落堽頭社地方,歲輸學租三兩六錢零,解藩司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