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四十二卷目錄

 淮安府部彙考二

  淮安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七百四十二卷

淮安府部彙考二

淮安府山川考一    府縣志合載

本府。山陽縣附郭。

缽池山 在府西北一十五里。岡阜盤旋八九里,形如缽盂。相傳王子喬煉丹於此山土色俱赤,不生草木。舊傳丹井中水日變三色,今淤。金牛岡 在府西北十里,山勢如牛。世傳周世宗伐南唐,曾宿兵於此。

護城岡 在府東南城外數十步。

薄甸岡 在府東十二里。

「淮河 四瀆之一,出於南陽平氏縣桐柏山,其源初湧,復潛流三十里,然後長騖東北,經大復山,從義陽郡東北,過平輿,又東新息南期思南合汝水,東下壽春潁水,至荊山合渦水,又東北合濠水,東下北轉淮陰合泗水,東至廣陵郡而入海。」 《禹貢》「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入於海」 云。黃河 、黃河源遠變多,不煩具論。其中原入海故道今湮,而淮安舊蹟,自山東、河南諸水,匯於淮、泗,今合黃河併入於淮矣。黃河自汴城至徐州,經邳、宿、桃源、三義鎮入口,由毛家溝抵清河縣後,謂之「大河口。」 會淮流過漁溝,達安東,下雲梯關入海,謂之「老黃河。」 明嘉靖初,三義口塞,南從清河縣前,亦與淮合,謂之「小清口。」 經清江浦至草灣,轉西南,過淮安新城,北達安東。萬曆四年,開草灣河成,分為兩道,各四十餘里,復合過安東,總下雲梯入海。十六年,勘河常給事欲復老黃河故道,知府張允濟力持不可開乃止。草灣河 先年海口橫沙,黃、淮下流勢緩,嘗苦淺涸水發,有逼城之患。明萬曆四年,兵備副使舒應龍開此河,直達安東。於是郡城水患稍減。運河 ,古山陽瀆也,隋開皇六年鑿。然吳王城邗溝出于末口,即新城北辰坊之北閘也。三國時以無運而塞,隋因平陳而廣之,五代亦以不運而湮。周以平吳而濬之。元以兵阻而廢,明初以漕運而復之。時已築新城,則又倣宋轉運使喬維嶽之制,自郡城西北逶迤轉於西南,建閘通清河口,皆平江伯陳瑄之力也。

永濟故沙河 即烏沙河,在治西北一帶三十里。古運自淮城入淮,山陽六十里風濤之險。宋轉運使喬維嶽開此,直達清口。後蔣之奇又開濬洪澤,歲久俱淤。明水樂初,平江伯陳因舊渠開通,置閘蓄洩,更名「清江浦。」 復置常盈倉於旁,積糧以備轉兌,為公私便。共置五閘,以備蓄洩。永濟河 在府西南,自楊家廟上達清河口。明萬曆九年,總漕尚書凌雲翼開挑通漕,避清江浦黃河囓堤之虞。及清江築堤,運艘仍舊,由城西故沙河以出清口,而此河資以灌溉民田。市河 上流,自舊城西門外有小水閘,放水入城水關,東流至八字橋。一支經縣前入白虎橋,瀠注城隍廟東,又自白虎橋南注于府學左躍龍池、學前泮池一支,由府西大聖橋、高公橋、章馬橋,復轉東南通小教場,合巽水,自章馬橋出北水關,由聯城中新城南折東入澗河下海,內外通舟,洩三城水,一郡風氣血脈所關。

新河 在縣磨盤口,宋乾道中開。

涇河 在府南五十里,西通運河。河口有閘,水漲則啟,洩入射陽河。明嘉隆間濬修。萬曆丁巳,南河郎中李之藻重修。

汊河 在府西南

澗河 在府東南。上洩三城瀦水,下通濱海舟楫。歲久湮淤,黃流一泛,沙漫平陸。後環城築堤,長數十里,黃流不復入,而三城內澇水不可洩。乃濬澗河,長三十里,東通射陽,建閘河澨備蓄泄,及委人守之,歲各餼金二鍰,歲取府榷金二百兩為繕修之費。先後蒞土者,加意深濬,各有碑記在,乃食貨大通之區也。河兩旁溝洞灌田,歲久積淤。天啟四年,知府宋祖舜挑深利民。故城河 又名「壽河」 ,在府東南五十里,東入射陽湖,上接黃浦澗河。按:故城河是澗河之支河,自射陽湖淤塞,直至車家橋,水遂下趨於故城河,而澗河水道不濟,則東南三十餘里民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