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娑羅樹碑 》在舊淮陰縣南,今移在府治賓館內,唐海州刺史李邕撰文併書。

《缽池丹井 》缽池、仙井之水,日變三色,久淤塞,近歲部使者濬開。

「鶴井 」 ,在紫霄宮。呂祖訪林靈素,掩鶴首而不得飛鳴。

滾龍池 在清江浦常盈倉前。曾經武宗皇帝泛舟濡衣而名。今濱菜圃。

南昌亭 在治西三十里。韓信微時,常從亭長寄食,亭長妻苦之,飧時不為具食,竟絕之。信後為楚王,召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為德不竟。」 《鹽城縣》。

鐵柱岡 ,在縣治城門外。秦王繫馬柱,乃鎮海龍之患也。

「瓜井 」 ,孫鍾種瓜處。鍾,孫堅父也。又謂堅于漢熹平初為鹽瀆丞,于父種瓜處開鑿是井云。堅又嘗葬母於此,故邑內有孫夫人廟。

巢城 ,去治北一百二十里。黃巢將寇廣陵,屯兵于此築之。今廢。

鹽城監 在治南。《唐志》云:「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歷代煎鹽之所,唐為置監焉。」

石人頭 :從土中出,高四尺五寸。在治北六十里,近海岸一里。

范公堤 一名「捍海岸」 ,縣治東門外一里許,南接泰州,北至本縣仁一都沙浦,延袤七百餘里,隸鹽城者三分之一。

暉素亭 在治後圃,舊名「燕喜亭。」 宋知縣袁植改「暉素」 ,元更清肅,又更「觀海。」

鐘樓 在縣治前端平橋南,今廢。

登津館 在治西門外,明洪武十五年,知縣俞順辰建。

清河縣

金城 去治北七十里,舊為鎮,有驛。其城不知所建,或云「唐初于漣州置金城縣,此其遺址。」 按安東亦有金城,傳為金輪王所築云。

吳城 ,去治南二十里,在大河之涯,東西有二城相向,遙隔五里。宋紹興三年,罷楚州吳城縣為鎮,自此經兵。城廢,此其故址。

甘羅城 在舊淮陰治北。或云即淮陰故城。今屬清河界,去馬頭巡檢司一里許。相傳秦甘羅築,雨後常土中得小錢,篆文不可識。或云「寶應有甘羅廟」 ,此其葬處。

邗溝 去治東十里,在龜山鎮後。至八里莊,淤塞不通,微有故道云。按杜預《左傳註》,吳人于邗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宋口入淮。清河瀕于淮。在春秋時屬宋,所謂邗溝即此。但龜山在盱眙境內,去老子山西南二十里。舊《志》云:「去治東十里」 ,誤。《嘉靖郡志》作「乾溝」 ,失考。韓信釣臺 近漂母岸,同在淮陰故城,下臨淮水,今湮廢。郡城西釣臺,特立碑以表之耳。鷹城 ,在大河口故城西,又名丁謂城。相傳丁謂曾貯鷹于此田獵,因名。

韓王莊 世傳韓信生此,與八里莊相連。按《郡志》,「清河南口舊有洪澤、八里莊二閘,近韓王莊云。」并見《山陽縣》。

韓信城 ,與淮陰故城相近。《寰宇記》云:「信封侯後築。」并見《山陽縣》。

洪澤館 :在洪澤鎮。唐皇甫冉題詩館壁,有「年淮水上」 之句。按本邑洪澤鎮舊有驛,為渡淮大道,諸名人題詠頗多。

「董」 字碑 ,在淮口大王廟內,西湖洪吉臣記,華亭董其昌跋并書。書法特妙,人爭搨之。

「鐵鼓 」 在河東惠濟祠內。口徑二尺四寸,高三尺二寸,薄三分,虛底,擊之作鼓聲。明洪武初廟器也。

《胯下橋 》,去故城半里,即韓信微時,為少年所辱處。

千金亭 近胯下橋。韓信既封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後人築亭以表之,今廢。

「漂母岸 」 ,浣所,故城南崔國輔有詩。

安娘城 ,在治西北三十里。《郡志》載西倉在安羊保內,「娘」 作「羊。」 未知孰是。亦有城址。

安東縣

金城 ,去治北三十里,世傳金輪王所築。古月城 ,去治西二十里,在支家河西。築時無考。

沙將軍城 ,去治東五十里,在一帆河東。董副樞營城 ,去治北一十五里。元季董摶霄駐兵於此。

漣水三城 ,有大城、東城,二座相連,止隔一壕。又有西城頗遠,百餘步各有城壕。宋嘉熙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