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知軍蕭均修葺開濬。元初廢為民居,微存故址。佛陀磯 去治北五十里,世傳婁道者未出家時,嘗於此取魚置船中,以水浸之,蕩搖其船,祝曰:「有命去,無命住。」 活者皆隨水去,故以名磯。金剛嘴 去治西南三里,當淮水衝激之要,因築之,突出淮岸,以殺水勢,為西城之護捍。不知築于何時。或曰:殘磚上有「尉遲公」 字,廢基,見存。赤岸 二處,一在治東十里,一在治西三十里,下瞰淮滸,沙赤

墨池 在故縣治後,昔郡守米芾所鑿滌墨池也。

九陽洞 ,在上真觀,去治東一里。世傳徐依稀築室修煉於此,因扁其室曰「九陽洞。」

畦桑園 元時闢去治東一百六十步,廢于兵。明洪武初,創于治西南四百六十步。二十七年,每里置桑園地一畝。原闢桑園,不復修治,遺址尚存。

淮山樓 去治南四十步,市中酒樓也。元陳君祥所建。

崇文閣 在治東南,即儒學書樓。元至正九年,知縣謝處信修建。

豹隱堂 在儒學前,世傳宋時所建。趙概初為漣水守,館不數年,後以學士知漣水人名其堂曰「豹隱。」 石曼卿詩曰:「熊飛清渭逄何暮,龍臥南陽去不還。」 年少客遊今郡守,蔚然疑在立談間。采芹亭 在儒學內。

馬腰臺 去治北十五里,在中漣河東,以其形如馬腰,故名。

會景樓 在縣東三十里富民鎮,徽商建。此地有古響場,俗稱「夏家樓。」

桃源縣

桃源古洞 ,去治東五十步,三義廟內。廟無溝瀆,陰雨連綿,庭多積潦。宋建炎三年,曾浮出一石碣,其文曰:「無為大道,天知人情。無為窈冥,神見人形。心言意語,鬼聞人聲。犯禁滿盈,地收人魂。」

劉真君井 在治南門外一里許。宋封劉太尉所鑿,天旱不涸,水泉甘冽,今亦沙漫,有坎可辨。靈城 去治西北十五里,俗傳楚靈王所築,城內為湖,其水無源,其樹如屏。昔漁人網得一鏡,人照皆成異類形,驚投之于水,再下求之不得。後湖涸,沉鏡處水獨深無底,今土人號為「金井。」 章華臺 治北十餘里許,在靈城南一里,俗傳楚靈王遊畋所築。方尚祖詩云:「豈是先秦避地同,章華舊事委蒿蓬。感時草木都憔悴,莫問桃花幾處紅。」 胡江東詩曰:「茫茫衰草沒章華,因笑靈王昔好奢。」 其址今存。

細腰宮 去治北十五里,在靈城西里許。俗傳楚莊王所建。胡江東《詩》云:「惟有青春花上露,至今猶泣細腰宮。」 今遺基猶存。

學城 去治北二十里。相傳夫子適楚,駐轍於此,邦人從學,故名。明正德十四年,教諭湯宗周、提學御史林亦云:「本縣南通淮、蔡,北接山東,當時夫子自魯由陳、蔡之楚,轍跡周流及此,應存遺蹟。」

古城 去治西北六十里,傳云「季漢主聚會之所。」 今以徐、邳考之,大約近是。內有城隍廟,今猶存。

陸城 去治西五里,故老相傳,吳陸遜所築,或云陸遜封邑。昔人耕田得小金牌,上有「陸遜」 字,意者當時賞功之物乎?至今蹤跡無憑,止存軍壘之形,故《府志》亦載「陸壘雲屯」 云。

老鸛亭 去治東北六十里,即古崇河驛地,為清桃分界所。河上有橋,橋上有亭,其橋名「崇亭橋。」

崇河 去治北四十里,上通宿遷劉老澗,下通安東漣湖,綿亙七十餘里,係晉太尉石崇鎮下邳開以運鹽米,故名。

打鼓墩 去治西六十里。相傳石崇鎮下邳時,墾田力農,擊鼓會食所,因名。

倉基湖 去治北三十里。凡陰晦日,煙霧平空,棹不絕聲。岸南有土墩,周數畝,傳為石崇之「倉基。」

赤鯉湖 去治北六十里,在老鸛亭南。相傳有仙人乘赤鯉上昇,故名。

伍家營 去治西十里,相傳伍員故里。員,宿人。考漢晉以前,桃屬宿地。

賈家墩 去治西南五里,故老相傳,曾有神棲。偶土人請客,無什物酒器在墩言之,忽有什物酒器列墩上,旁鄰效之,誠禱皆然。久之,奸人負匿不還,隨叩之不應。至今墩上有借器臺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