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1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真宗咸平四年辛丑八月,舒州嘉禾生。

景德三年丙午,懷寧縣民家二柳樹,相距三尺,其枝 相交一處如連理。

天禧三年乙未四月,舒州甘露降。

英宗治平三年戊申,淮西旱。

神宗熙寧六年癸丑,大旱,蝗。

元豐元年戊午四月,舒州山水瀑漲,壞民廬舍。 哲宗元祐八年癸酉秋八月,舒州大水。

紹聖五年甲寅,淮西民田既刈而復生,一歲再實。 高宗建炎三年己酉冬十一月,淮賊劉忠入舒州,通 判孫知微死之。

紹興元年辛亥夏四月,「江淮招討使張俊破賊李成, 拔舒州。」

三年,李成據江淮、湖湘十餘郡。張俊與岳飛討之,追 敗於黃梅縣,成奔降。劉豫諸郡平,拔舒州。

二十八年戊寅,舒州白龜見,龜小如錢,白如玉,出潛 山溪中,郡守魯公貢諸朝。

孝宗乾道四年戊子春,舒州雨黑米,堅如鐵。

五年己丑,舒州民獻二首龜,不能伸縮,郡守張棟縱 之,言「龜孽也。」

淳熙十五年戊申,舒州旱。

寧宗慶元五年己未,安慶大水,害稼。

嘉泰三年癸亥,舒州潛山中產異草,煎之飲人肉骨 立化為水釜,則通體成金,此即「金英草。」

嘉定二年己巳,安慶饑。

嘉定二年己巳歲,饑寇張軍大煽亂,知府林仲虎棄 城走,賊登郡廳,大發府庫以散民,惟斬胥魁一人,曰: 「是舞文而虐民者,宜除之。」

理宗端平三年丙申冬十一月,蒙古兵入舒州,口溫 不花入淮西,蘄、舒、光三州守臣皆遁,口溫不花合三 州人馬糧械趨黃州。

度宗咸淳七年辛未春二月,舒州饑,疫。

恭帝德祐元年乙亥春正月,守安慶制置「使范文虎 遣人以酒饌如江州迎元軍。」伯顏使阿朮以舟師先 進,文虎以城降,通判夏椅仰藥死。

端宗景炎二年丁丑夏四月,淮人張德興、熙人傅高、 灊人劉源兵起,復黃州、壽昌軍,殺元將鄭鼎。九月,元 復陷黃州、壽昌軍,「張德興、傅高死之。」

宋末兵賊交突望江縣,廢徙江南之香口。

元成宗大德七年癸卯秋七月,安慶路大饑。

武宗至大元年戊申八月,諸路旱、蝗、饑、疫。

仁宗延祐六年六月,潛山大水,害稼。

泰定帝泰定四年丁卯四月,旱蝗,大饑。

文宗至順元年庚午,安慶水。秋七月,潛山大水,沒田 二萬五百頃;宿松大水,沒田千頃。

二年辛未,望江水,蠲其租。

順帝元統元年癸酉三月,潛山地震。六月,旱蝗。 至元元年乙亥,懷寧縣蝗。十二月丙子,安慶及潛山、 太湖、宿松地震。

二年丙子,旱、蝗。江、淮自春至八月不雨,大饑。宿松地 震。

至正十一年辛卯冬十一月,徐壽輝與倪文俊、趙普 勝等聚眾舉兵,亦以「紅巾」為號,攻陷蘄水及黃州,遂 東掠至潛,民有避於西大塔者,賊撤民舍環焚之,死 者甚眾,城市盡燬,大掠而去。賊起黃梅五祖山,距邑 三十里,迅不及覺,首攖賊鋒,殲殺遂盡。

十八年戊戌春正月,天完將陳友諒攻安慶,城陷,余 闕自刎,墮清水塘死,其妻妾子女亦皆赴井死。 十九年己亥,明太祖命廖永忠領兵進攻趙普勝樅 陽水寨,破之。九月,明奉國將軍徐達及張德勝帥兵 自無為州登陸,至浮山,擊敗趙普勝部將胡總管,追 至潛山。友諒參政郭泰領兵至沙河,迎戰,德勝復大 破之,斬郭泰,克潛山,以詹元帥守之。

明兵攻趙普勝於安慶,弗克。陳友諒誘殺普勝,遣別 將守之。明兵克安慶,以僉院趙伯仲守之。

二十年庚子,陳友諒遣將張定邊復破安慶。先是,趙 普勝將張志雄善戰,友諒害普勝,志雄銜之。從友諒 戰於龍灣,無鬥志,遂降明,盡獻其取安慶之策。 二十一年辛丑,范文虎故宅產雙蓮。

杜萬戶者,元將也。偽漢兵陷安慶,余闕既死,其妾甫 生一子,棄水濱。杜見,呼之曰:「此余參政子,義種也。」悉 捐所攜物,懷其子去。今桐城洪濤山王氏即其裔,家 廟猶祀余參政。

明太祖聞安慶復陷,大怒,帥師親征之,水陸並進。張 志雄從行,至安慶,敵兵固守,明太祖以陸兵疑之。敵 兵動,志雄乃與廖永忠擊其水寨,破敵舟八十餘艘, 獲船二十有七,遂克安慶。

明太祖洪武二年,詔徙江西饒州府鄱陽、樂平諸屬 縣民來實宿松。松民自饒者十居八九,衣冠言動,猶 有饒風,屈指先代,土著不過數姓。

三年庚寅夏,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