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1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二十八年乙亥,府譙樓災。

建文元年己卯三月,桐城、望江地震。

《桐城縣志》:「王勝喜讀書,尤好兵法。元末歸明太祖,立 功官右副元帥。後攻陳友諒,取江州,賜金帶良馬。鄱 陽之戰,謀欲火攻,勝應募與丁普郎等詐降,夜縱火 焚其營,乘火奮擊,大破之,勝死於火。封太原郡侯,祀 康郎山。」

黃榮六世居鄱陽。元末遷桐。時掛車河有吳貴,自稱 「元帥」,性兇暴,貪財好殺。榮六欲保障一方,使貴不敢 滋虐,於是築《六兒城》於蔣家山南,遠近不能自存者 皆來歸。適明太祖下安慶,榮六請降,不受爵賞,遂歸 山,以琴劍自娛。

黃永榮,六之孫,素豪健。永樂兵起,以伍卒隨征,屢立 功,得統百夫。復北定京師,拜「明威將軍」,調南京羽林 衛指揮,世襲其職。

黃公山在桐城東南六十里。建文朝,黃觀死靖難,顯 靈于此,因以得名。先是去山里許地名「白鹿」,居民為 觀卜地建祠,一切皆備,惟擇日上梁。一夕,山中獐鹿 及百鳥,忽將屋材移置山頭,眾知觀意,遂立廟于此。 愛童,潛山王立達蒼頭也。萬曆丙辰,盜劫立達,然膏 炙之。童裸體急持器相鬥,達得逸去,童被殺,受七傷。 邑令邵給旌之。

《府志》:「代宗景泰五年甲戌春正月,宿松大雪。秋,大水 害稼。」

六年乙亥,雙蓮寺復產雙蓮。

英宗天順六年壬午,蝗。

憲宗成化二年丙戌,旱,大饑,江、淮人相食。

十年甲午,大水。五月至九月,人皆乘舟入市,《海錯》隨 水登於江岸,蛇虺入室。

十二年丙申冬,「大燠,桃李華。」

十四年戊戌,大旱,民多流殍。

十七年辛丑二月十日,地震有聲。

孝宗弘治二年己酉,桐城太湖大水,蛟龍群起山谷 間。

十年丁巳五月,天鳴雷震,太湖城隍廟震。

十一年戊午,大疫。

武宗正德二年丁卯,太湖縣廳災。

三年戊辰,太湖嘉禾生,一本數穗。

五年庚午五月,「大水」,六月虎入府城。

六年辛未,水害稼。

七年壬申,閏五月,流賊劉六、劉七、齊彥明等,自黃州 至鎮江道雷港,六月,自通州至九江道雷港,七月又 下南京,凡三往來,俱過安慶。望江官舍民廬多焚掠, 大兵追賊七於安慶。

十四年己卯六月丙戌,寧庶人宸濠偽將帥兵寇小 孤,沿江焚掠,民避不及。丁亥,寇望江,焚掠尤甚,公署 民舍去十之八。己丑,宸濠欲向留都,乃遣偽將涂欽、 偽帥劉養正、李士實,統賊二萬,號十萬,蔽江而下,掠 西郭,遂軍於正觀門、集賢門。守備楊銳、同知府張文 錦等先與賊戰於江滸,已而收兵入城拒守。及登城, 賊舟已眾至三千。於是銳軍城西,文等副之。文錦軍 城北,同知林有祿等副之。通判何景暘及指揮大經 等,知縣王誥及教授諒等軍城東南,日與賊戰拒之。 庚寅,濠兵圍安慶,攻西北門。是日,環城被圍,而正觀、 集賢受敵尤急,左右恐文錦常以劍自隨,銳弓不釋 手。有祿與文錦以下無不欲死戰者,眾乃不懼。七月 壬辰,賊將宋欽來,兵數萬,匝城重圍之,四面擁梯而 上者數十。銳、文錦等督兵,或奪或焚,賊不能為計,乃 斂手退於其營。丁酉,濠督兵萬餘,僭擁黃艦二艘,次 於磯下。濠問曰:「此何地也?」其徒吳人復曰:「王石磯。」濠 惡,聞其言,殺之戍戌,濠先遣賊將持偽檄於門下誘 降,銳堅守之。或問文錦,文錦曰:「吾只有一箇死字。」眾 感服。文錦引弓欲射,捧檄者或止之,乃手刃《一疑二》 者以示眾,眾皆股栗,城守愈固。賊怒,下令環城攻擊 愈急,砲矢四集,晝夜不少怠,城上亦力戰不少衰。庚 子,賊督所部置雲樓數十,登樓覘城,欲乘而登之。城 中亦造飛樓數十,乘城而射之,無不中賊者。及夜,乃 縋人焚其樓。火發,賊驚走,樓盡被焚,縋者登。甲辰,賊 督所部造層梯數十,梯四方,方二丈,高於城外,蔽以 板。中伏兵數十,藉以為登城具。城中預以舊茅房候 之,俟其近城,以茅掩之,而縱以火。賊不及走,梯已被 焚矣。丙午,賊計既窮,死傷者又眾。濠有憂色,謂其徒 曰:「安慶且不能克,安望金陵哉?」其徒或諾或否。是時, 都御史王守仁破南昌,賊解圍遁。八月,大兵次於懷 寧、潛山

八年癸酉十月,雪殺竹木幾盡。

九年甲戌八月二日壬辰,晝晦如夜,星斗皆見。 十二年丁丑四月,懷寧、桐城、宿松、望江水,免租之三。 十三年戊寅正月,芝生大節堂左梁。五月,「懷寧、桐城、 太湖、宿松、望江水。」冬,虎入府城,免租十之四。

十四年己卯三月,李結實如瓜。四月水。五月,多蠅。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