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我浮黃雲去京闕,挂席欲進波迴連。天長水闊厭遠

涉,訪古始及平臺間。平臺為客幽思多,對酒遂作《梁 園》歌。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月色望不盡,天空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長風吹。

《歸沛縣道中晚泊留侯城》
劉長卿

訪古此城下,子房安在哉?白雲去不返,危堞空崔嵬。 伊昔楚漢時,頗聞經濟才。運籌風塵下,能使天地開。 蔓草日已積,長松日已摧。功名滿青史,祠廟唯蒿萊。 百里暮程遠,孤舟川上迴。進帆東風便,轉岸前山來。 楚山澹相引,沙鷗閒不猜。扣舷從此去,延佇仍徘徊。

《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
皇甫冉

落日憑危堞,春風似故鄉。川流通楚塞,山色遶徐方。 壁壘依寒草,旌旗動夕陽。元戎資上策,南畝起耕桑。

《仲山》
唐·彥謙

千載遺蹤寄薜蘿,沛中鄉里漢山河。長陵亦是閒丘 壟,異日誰知與仲多。

《黃茅岡》
宋·蘇軾

《醉中走上黃茅岡》,滿岡亂石如群羊,岡頭醉倒石作 床。仰觀白雲天茫茫,歌聲落谷秋風長。路人舉首東 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盧綰故宅》
明·鄺頤

春水蘼蕪三月雨,夕陽城郭幾家煙。野禽不解興亡 恨,猶自飛飛下碧川。

《馬維堌》
季珍

弔古尋幽入翠嵬,逢人說是馬維堆。帝師異代名猶 烈,王佐當年骨已灰。綠水平蕪雙雁遠,白雲空谷斷 煙回。至今埋玉秦臺處,尚有餘光照草萊。

《呂梁洪》
胡翰

河水趍山東,四曠無險塞。呂梁扼其衝,凜若萬強敵。 水勢與石鬥,終古怒未息。舟行齦齶間,眾挽不餘力。 進始踰跬步,退忽落千尺。好風東南來,送我天北闕。 叱馭誠足欽,垂堂遽且恤。昔聞莊叟言,有山在離石。 懸水三十仞,魚鱉皆辟易。孰隳天地性,遂拯生民溺。 鴻飛九州野,吾願觀禹跡。

徐州部紀事

《漢書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送徒驪山, 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亭止飲,夜 皆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沛為 郡而《豐》為縣。豐邑之西,其亭在澤中。

高祖隱於芒碭山澤間,呂后與人俱求常得之。高祖 怪問之,呂后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故從往常得季。」 芒屬沛國,碭屬梁國,二縣之界,有山澤之固。 《夏侯嬰傳》:「嬰從擊項羽至彭城,時項羽大破漢軍,漢 王不利馳去,見孝惠、魯元,載之。漢王急,馬罷,敵在後, 常蹶,兩兒棄之,嬰常收載,行面雍樹馳。漢王怒,欲斬 嬰者十餘,卒得脫,而致孝惠、魯元于豐。」

《後漢書張禹傳》:「禹遷下邳相,徐縣北界有蒲陽坡,旁 多良田,而堙廢莫修,禹為開水門,通引灌溉,遂成熟 田數百頃。勸率吏民,假與種糧,親自勉勞,遂大收穀 實。鄰郡貧者歸之,千餘戶,室廬相屬,其下成市,後歲 至墾千餘頃,民用溫給。」

《三國志鄭渾傳》:渾遷陽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濕,患 水澇,百姓饑乏。渾于蕭、相二縣界興陂堨,開稻田,郡 人皆以為不便。渾曰:「地勢洿下,宜溉灌,終有魚稻經 久之利,此豐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興立功夫,一冬 間皆成,比年大收,頃畝歲增,租入倍常,民賴其利。刻 石頌之,號曰鄭陂。

《宋書武帝本紀》,永初元年「六月戊辰,詔曰:『彭、沛、下邳 三郡,首事所基,情義繾綣,事由情獎,古今所同。彭城 桑梓本鄉,加隆攸在,優復之制,宜同豐沛。其沛郡、下 邳可復租布三十年』。」

北齊太寧元年,衛尉少卿兼散騎常侍崔贍聘陳,過 彭城,讀道旁碑文,未畢而絕倒,從者遙見,以為中惡。 「此碑實贍父俊為徐州時所立,故痛殞焉。」

《金史完顏仲德傳》:「仲德同僉樞密院事,行院於徐州。 徐州城東西北三面皆黃河,而南獨平陸。仲德疊石 為基,增城之半,復浚隍引水為固,民賴以安。」

《張行信傳》:「行信僉河東路按察司事,四年四月,召見 于太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依舊移轉吏目,以除民 害;一徐、邳地下宜麥,稅粟許納麥以便民。上是其言, 令尚書省議行之。」

《州志》:「元元明善為翰林直學士,出賑山東、河南饑。時 彭城、下邳諸州,連數十驛,民餓馬斃,官無文書賑貸, 明善以鈔萬二千錠分給之,曰:『擅命獲罪,所不辭也』。 後聽之。」

明弘治末,豐泡河中有二巨鐘,浮河而下,水噴數尺, 聲音洪暢,可聞里許。鄉人挽留之,其聲愈暢,竟不獲。 西隅池,即秦皇掘坎以洩王氣者,水深數丈,邑人恆 操小舟以取魚鮮。正德三年冬,嚴肅冰堅,有異物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