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為聖域,右為賢關廟,後為明倫堂。舊在廟西,知縣王澤隆、教諭姚見龍移建。堂左右有序,東為禮門,西為義路堂,後為啟聖祠,東為名宦祠,西為鄉賢祠。王澤隆移建文昌閣在廟之東,訓導宅在廟之西,宅後極西有觀德亭。教諭談志新建學門,在廟之東,建坊曰「麟鳳騰祥。」 宋季學隨縣遷江口,元至正間復故址。明洪武甲辰,知縣徐煥鼎建。嘉靖初,同知魏文象、知縣余絃更造堂齋門垣。後知縣朱軾復葺之。

皇清順治己丑,知縣王澤隆、教諭王見龍移建《明倫》

堂於廟之後,次移啟聖祠於堂之後,移名宦於祠之東,移「鄉賢」 於祠之西。康熙壬寅,教諭談志移建觀德亭,修文昌閣,砌泮牆,甃石橋。庚戌,訓導方至樸復加修葺。康熙十七年,教諭胡鼎重修西廡。十九年,又重修,建敬一亭。二十一年,知縣伊巘重修明倫堂。

來仙書院 :在東郭外。康熙十九年,知縣陳柿祚鼎建。康熙二十二年,知縣伊巘重葺。捐俸置田,以供寒士之就學者。延生員韓學爽、方日暄講學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