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七十九卷目錄

 安慶府部彙考七

  安慶府祠廟考一寺觀附

職方典第七百七十九卷

安慶府部彙考七

安慶府祠廟考一    府縣志合載

本府。懷寧縣附郭。

社稷壇 在府西郭中,為壇,東西南北為門,門之西為齋、為庫、為廚。神皆木主。右社、左稷。里社壇 六處在於各鄉,「鄉人春秋集,以祀里社、里稷之神。」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東郊。中為壇,外為四門,東為齋、為庫、為廚。春秋繼社稷,祀風雲雷雨之神、山川之神,皆木主。府題曰「安慶府山川之神」 ,皆出主於壇,及請城隍之主於壇而合祭之。西有祠,藏山川諸神木主,隍有廟。

郡厲壇 在府北郭內。設壇設告文碑,外設垣,設門。歲三月清明、七月望、十月朔請城隍之神出主其壇,榜「無祀鬼神而分祭之。」

鄉厲壇 懷寧縣舊六鄉,故設壇六。

學優祠 今燬

忠臣祠 二一在城內,為元守臣祠,亦名府主廟。一在西郭外山麓,韓公死節之後,皖人肖像其中,名「大節祠」 ,墓在康濟門外江濱。

烈夫人祠 在青陽書院。祀明知府胡纘宗妻蔣氏。

循廉祠 在府學東,今廢。

二忠祠 在塔東。明巡撫史可法以潘可大、陳龍亡於陣,建祠祀之。今燬。

趙公祠 在忠臣祠左,祀明知府趙壽祖,今燬。歐公祠 在縣學右應沙閣前。祀明通判歐騰霄。修繕城垣,士民祀之,今燬。

常公祠 在新察院左,祀明推官常自裕,鄢陵人,行取北科,有風采德政,士民祠之,今改公署。王公祠 在康濟門外,祀明兵道王弼。

李公祠 :在康濟門外,順治初年建,祀巡撫李猶龍。康熙丙寅重修。

李公祠 :在新馬頭。順治年間建,祀操撫李日芃,今漸圮。

茅司徒祠 在楓河衝。神屢顯於桐城,常夜出獵虎,桐人患虎者多祀之。

烈女祠 在正觀門外社壇之東少南,知府胡纘宗刱立,即白雲庵改為之,以宋黃千金女主祀,并以烈婦、節婦王氏、顧氏、陳氏、胡氏、方氏、林氏、孫氏、金氏、王氏、王氏、王氏、鄭氏、左氏、張氏、程氏、汪氏、趙氏、杜氏、鍾氏、陳氏、李氏、李氏、張氏、鍾氏、方氏、王氏、吳氏、桂氏、徐氏、姚氏、倪氏、胡氏、蔣氏、周氏,共三十四人,皆木主配享,春秋兩祭。余忠宣祠 在府學之東忠節坊,明高帝命有司建祠。

皇清操撫尚書李日芃重建。祀元忠臣余闕配韓建。

李宗可。其東序為黃突倫歹,都事帖謨、補化,經歷楊恆,知事余子正,萬戶花李,達魯花赤伯家奴,萬戶紀思敬、紀守仁、富金、金勝宗。其西序為縣尹陳秉德,鎮撫陳彬,經歷段玉章,千戶余嗣元,人赤不花、音理、盧廷玉、忽都蠻、葛延齡、丘巹、許元琰、那海、也先百花、黃君按,推官黃突倫歹以下二十有三人,皆從余闕死節,故請於臺而分配之。

名賢祠 在山谷書院。祀晉中書令王祥、光祿大夫王覽,唐翰林供奉李白,舒州從事張籍,宋舒州團練副使蘇軾,舒州知府黃庭堅,通判沈煥,知州李綱,寶謨閣學士楊萬里。

龍湫祠 :在大龍山西麓,即順濟龍王廟。每歲二、八月望日,知府詣其祠致祭焉。

文武宣力祠 在忠宣公祠。知府張文錦、守備楊銳、指揮崔文,以三公扼逆濠,有全城功。知府胡纘宗建「二忠祠」 ,祀通判孫知微、夏椅。後祠廢,併附春秋致祭。

操撫李日芃祠 二,一在康濟門外西街,民建;一在培原書院後譽髦堂,知府王廷賓建。火神祠 在正觀門外,青陽書院後,祀祝融。舊有水神祠,祀元冥,因皖多火災,彌之不得其法,特建此以制之。今廢。

「二良祠 」 即「二良書院。」 祀文翁、朱、邑二先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