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廢,復建「循廉祠」 祀之。

大節祠 :在西郭山麓。韓建死節之後,皖人肖像其中祀之,名「大節祠。」

「二忠祠 」 祀宋死節臣孫知微、夏椅,今廢。「功臣祠 」 特祀知府張文錦,今燬。

王公祠 在城隍廟之右,為知府王廷賓建。徐公祠 巡撫部院徐國相祠在大觀亭東。劉公祠 知府劉橒生祠在白衣庵前。關聖廟 「一在集賢門內,部院張朝珍、臬司佟國楨、知府趙世楨重建。一在樅陽門外五里大教場後,今建於場前。」

城隍廟 ,在盛唐門內。西向,有堂,有後堂,有東西序,有碑亭,有齋所,府縣官上任時齋宿之處。乙酉盡燬於兵。知府桑開第、知縣賈壯,委醫官李繼美等督工重建。

縣城隍廟 :在山口鎮。亦被兵焚。生員徐舜、耆民陶之琦等募建。

東嶽廟 在樅陽門外。順治七年,部院李日芃建。康熙九年,部院張朝珍、知府姚琅重建。藥王廟 在府城隍廟右,部院蔣國柱鼎建。火神廟 在樅陽門內。明宸濠攻皖,適東城忽傾,守城以蘆蓆障之,上畫雉堞狀。賊望其上,有巨人衣紅者,畏不敢近,并力修築,以為火神之力也,因建「完城感應祠」 祀焉。後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府王廷賓、知縣賈壯、遊擊孔國元。

重建。康熙十年,部院張朝珍、知縣姚琅重修祖師殿 ,在正觀門外五里。

五福廟 :在鎮海門內。知府李士禎建。

龍王廟 在集賢門外,今燬。知府李士禎新建於康濟門外左。

蕭公廟 在正觀門外二里。

白水廟 舊在鎮海門外,今改建於迎江塔之東。

文孝廟 :在盛唐門內,今燬。

忠臣廟 在正觀門外,塑元忠臣余闕像祀之。中為正氣樓,西為大觀亭,北為烈夫人祠,祠內塑夫人像,子德臣,女福童,皆旁列。祠後為忠宣公合墓,左右有二將,李宗可馬卒。墓。前有大坊曰「大節」 ,甬道直通大江。街中木牌樓。大坊內曰「一門忠義」 ,外曰「中流砥柱。」 廟周以垣,祠宇皆圮,止於樓基建堂三楹。

皇清康熙丁巳,靳巡撫捐俸鼎新生員吳文烈等始。

《終督理》規模壯麗,堂廟尊嚴。

柳公廟 在壇基嶺側,即洞庭君柳毅神祠也。從前誤呼「柳」 為「劉」 ,後遂相沿不察,今特辨之。忠潔王廟 舊在塔東,今移鎮海門。耆民劉應選、陳克之重建。一在余忠宣墓後。

旗纛廟 在安慶衛左,霜降曰「祭之。」

炳靈王廟 在鴨兒塘

東嶽行祠 在堯年鄉石牌之南,地名「錢家牌」 ,有總管甚顯應,遂以名廟。

靖壇廟 在石牌株林墈,明洪武間刱廟。有烏柏古樹,每以開花榮落卜年歲豐歉,甚驗。馬神廟 在韓忠臣祠西,遊擊孔國元建。侯王廟 在堯年鄉八峰山之陰,元末建。桐城縣

社稷壇 在縣西郊,有《石主》。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郭。

邑厲壇 在縣北郭外

里社壇 四在各鄉

英烈侯祠 二一在指廩坊,一在龍眠山麓,祀唐敕封英烈昭應侯夫婦。

陳公祠 在縣治西。祀明建城邑令陳于階,並祀捐助邑紳盛汝謙、吳一介,增祀全城禦寇邑令楊爾銘、張利民。

史公祠 在陳祠前。祀明巡撫史可法。

黃公祠 :在縣治西。明季,都督黃得功援桐勦寇,桐人德之,立祠以祀。

竇將軍祠 在西城內,祀皖撫義卒蜀人竇成。方公祠 在東門內,祀明四川斷事方法。按法傳,字伯通,洪武間舉人,事繼母程以孝聞。程以嫠,婦獨授法以書,曰:「聖明定大下,行且偃武修文矣。」 故法以儒術顯,授四川都司斷事,剛正廉直,執法不撓。永樂元年,諸藩表賀,法不署名,尋被逮。登舟謂家人曰:「至安慶告我。」 次望江,家人曰:「此安慶也。」 法瞻望再拜曰:「得望吾先人鄉可矣。」 自沉於江,家人收爪髮葬焉。舊祀江寧府表忠祠。

皇清康熙三十四年,督學張鵬翮「題請。奉」

旨建專祠於本縣、春秋致祭

方公祠 在東城外。祀明理學方學漸,諡「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