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後兵毀移於城內

左公祠 在察院西,祀明少保左光斗。按《光斗傳》:字共之,萬曆間進士,擢監察御史,視屯田。神宗不豫,璫劉朝等矯東宮旨索世廟戚畹,絕莊,光斗封還不啟,曰:「尺地皆殿下,有御史奉命巡田,而敢以田私進乎?」 一時歎為真御史云。光宗登遐,康妃李氏以選侍居乾清,於是中人有垂簾之語,廷臣憂之。光斗極諫。康妃移仁壽,上還乾清,體統既正,尋晉左僉都御史,與副都御史楊漣相為倚重。時璫魏忠賢橫恣誣殺,朝士咋舌。漣乃疏列忠賢二十四罪,光斗繼之。疏未及上而謀泄。兩人以一日同逐,群憾猶未快,因置私人為緹騎,逮漣與光斗下獄杖死。璫敗,贈光斗太子少保,諡忠毅。

丹天祠 在察院東,祀火王神。

烈女祠 在西門外,祀節烈鍾氏、方氏、王氏、吳氏、姚氏五人。萬曆間,復增祀十餘人,春秋仲月繼鄉賢分祭。

朱公祠 在縣西,祀漢司農朱邑。

城隍廟 在縣治南治文坊。又樅陽鎮有古廟二。又管竹山有廟。

東嶽廟 在桐溪橋東。今移指「廩坊」 為「行宮。」 又嶽廟岡有古廟,建於西晉,明永樂間重修。五顯廟 在縣治北五聖坊。

關帝廟 舊在桐溪橋,今移建縣治之東。又樅陽古道庵左,明建廟一:樓閣《山齊》,為懷桐、潛廬水口。

徐常侍廟 在連城山,縣南百里。祀南唐直臣徐鉉。

潛山縣

社稷壇 :在縣治之西北隅,皆木主。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治西南隅,皆木主。邑厲壇 在縣治北。

里社壇 四在各鄉。鄉人春秋上戊日集以祀里社、里稷之神。

「鄉厲壇 」 四,在各鄉。鄉人於三月清明、七月望、十月朔集,以祀其鄉之無祀鬼神。

皖伯祠 在皖山下,即漢武祀南嶽處。春秋縣官即其處祀皖伯之神。康熙二年,知縣常大忠移建於縣北門北察院舊址。

南嶽副祠 在潛山前。軒轅氏以南嶽為副。五嶽祠 在真源觀左,漢武建,明末寇焚。忠節祠 在縣東門內,祀邴令公,寇焚。

山谷祠 在山谷寺絕頂,祀涪翁,久廢。

唐明皇祠 「在真源宮」 ,今廢。

九天司命祠 在真源宮。唐元宗因白鹿見,於此建祠。

左真人祠 在真源宮,今廢。

五伯靈宮祠 在下煉丹,今廢。

司命龍王祠 在天祚宮前,今廢。

烈女祠 在縣治東門內千金巷。

城隍廟 在縣治東。明末寇焚,知縣鄭《遹元》重建。

關聖廟 四「《一》縣治西,一舊演武場,一舒臺,一水吼嶺。」

五顯廟 三一縣治東北,一求芝寺,一長安嶺。周瑜廟 在縣治南一里。

護地廟 在縣治北三里彭家嶺。

周老相公廟 ,在縣北一百里天堂。

吳龍王廟 在縣北一百里天堂。

騰雲廟 在縣北一百里。天堂。

汪洋廟 三一夾竹山,一鐵鎖嶺,一赤田湖。堆金廟 ,在縣西十五里潛嶽鄉長林山。斗塘廟 ,在縣東三十里玉照鄉四顧墩。龍王廟 ,在潛嶽鄉西十里古城山。

青龍廟 在潛嶽鄉,縣西十五里。

七陽廟 在潛嶽鄉七里,羅漢寺旁。

廣陽廟 在潛嶽鄉縣西十五里長林山。大王廟 在潛嶽鄉三十里黃泥港。

鳴山廟 在堯年鄉縣南三十里。車輞坂。宮莊廟 在堯年鄉十五里鴨湖洲。

仰天廟 在清朝鄉,縣北十里仰天湖。

聖帝廟 在清朝鄉四十里,石龕。

西峰廟 ,在清朝鄉縣北三十里。天柱山。「崔府主廟 」 ,在清朝鄉四十里排衙寨。

太湖縣

社稷壇 在縣東北郭,木主。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郭,木主。

邑厲壇 在縣北門外

里社壇 凡八所,各里中祀之。

鄉厲壇 凡八所,各鄉中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