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二卷目錄

 安慶府部彙考十

  安慶府物產考

  安慶府古蹟考一

職方典第七百八十二卷

安慶府部彙考十

安慶府物產考        府志

穀屬

秈 :種名不一,遲早亦不一,大約自東作而計西成百日內皆熟矣。

晚 即秔也,收於秋杪,白者佳,赤者次之,烏者又次之。《本草》以為粳非。粳者,穀之總名也,為早穀,為龍鬚早、為團白、為小白、為無名種,為休寧矮,為金包銀、為賽子白,為三度禾,為鴨掌、為拗馬,為牽岡,為水波,為寒先,皆秔屬。糯 即秫也,種名不一,遲早亦不一,俱可釀酒,為魚子,為虎皮、為蜜蜂,為白秈,皆秫屬。

黍 :即蘆穄,有赤、黑二色。黑者曰秬,釀酒以供祭祀。

稷 :似黍而小,南方間有種者。孫炎《正義》云:「即粟也。」

菽 豆之種名不一,遲早亦不一,各有土宜氣候,農家分辨種之。

麻 即胡麻,有黑、白、紫三種。白者點茶製酥,黑者名「巨勝子」 ,服之能烏鬚髮。

大麥 ,牟也。性涼,無毒。五穀之長。可為飯,亦可為酒糵,更可為餳云。秋種夏收,得四時之氣,可炊可釀。青黃未接,農人資以為糧。

小麥 曰來,南方產者霜雪少,性熱;北方產者霜雪多,性涼。北麥花日中開,南麥花夜開,善發病。《食鑑》云:「麥,心之穀也。心病宜食之。」

蕎麥 三稜麥也。處暑時種,平寒,無毒。誤入明礬殺人。有味苦者,苦。蕎麥,清明時種。

粟 為青管,為大黃,為趕麥黃,為麂腳紅,為硃砂,為蠟燭條,為《婆莫》來,有秈有糯。

蔬屬

山葖 即山葫薹,以其突然而生,故名葖也。葉翠如雲,正、二月間,浥露抽苗,見日即槁,熟而點茶,香甘異常,土人美其名曰「珊瑚苗。」 懷、桐、太三縣出其根,荒年可以禦饑。

《周花 》藤生,紫色,形如豆花。

油菜 :一名蕓薹。苗葉皆可食,子可取油,洲居者資焉。

蔞蒿 八九月種,冬春採食,味辛,作蒿氣。葫蘆 、葫壺同蔓生,有短頸而大腹者,有上下大而腰細者。又養至霜降,剖之可為杓。

莙薘 一名菾菜。味甘無毒。葉青白似菘,但差小耳。

蘆菔 俗名蘿蔔。有紅白二種,生熟皆可食。能制麥毒,故又名來服,言為來牟所服也。一名蔓青。

萵苣 以其自咼國來,故名。

菠菱 :味甘香,子如菱,故名。唐太宗時,尼波羅國獻菠稜菜,類紅藍,實如蒺藜。八九月種者可冬食,正、二月種者春食。

花椒 :叢生有刺,葉堅而滑,味辛香。蜀作茶、吳作茗,皆以其葉合煮。

茭菜 :二、三月生水澤中,生熟皆可食。

香芋 蔓生,《秋劚根如芋差小,味香》可食。芫荽 、香菜,《張騫使西域》得種。

百合 一名強瞿。俗呼為。菜形如蒜而素地,耳 狀如木耳。春生雨中,味寒脆,雷發聲後,即不可食。

石耳 生天柱者佳

薯蕷 一名藷藇,唐太宗諱預,改為薯藥,宋英宗諱署,改為山藥。有生於山者,有植於圃者,力不及淮產。

石菜 石辣菜石香菜、石澗菜,俱潛山出。蒟蒻 音舉若根似芋可食,葉似天南星而大,潛山出。《通雅》云「一名鬼肉。」

《白花苗 》取蕊及嫩葉,熟而乾之,味隹。

馬齒莧 ,其葉比併如馬齒,性滑利如莧、胡蘿蔔 ,紅黃二色。八月下種,掘根如蘿蔔,元時始有。

蕨 苗可食,根可為粉。《齊魯》曰:「鱉一名茈綦。」 郗鍳鎮丹徒,出獵,有甲士採蕨,食之,心微疼,後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