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八十三卷目錄

 安慶府部彙考十一

 安慶府古蹟考二墳墓附

職方典第七百八十三卷

安慶府部彙考十一

安慶府古蹟考二       府志

桐城縣

巢城 ,在縣南六十五里。其城三重,又名「重城。」 南北川澤,左右陂湖。

樅陽城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臨江。漢置縣於此。

陰安城 ,在縣東南八十里。劉宋置此。

同安城 ,在縣南,隋《大業》置郡。

山焦城 在縣東南。唐開元置縣。地多猛虎毒蛇。元和中,縣令韓震焚薙草木,其害遂除。魯鎮城 ,在縣南七十里。吳魯肅屯兵於此。六兒城 ,在縣南十五里。明初黃榮六築。呂亭 ,在縣東十五里。今為驛。

惜陰亭 在樅陽鎮。晉陶侃為樅陽令,曰:「大禹惜寸陰,我輩當惜分陰。」 後人慕之,為建此亭。看劍亭 在練潭縣,令陳勉建。

射蛟臺 在樅陽。漢武帝南巡,登天柱山,自潯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即此處。

《青山石屋 》,晉裴仙人修煉處。

龍眠莊 宋李公麟致休處,自繪《山莊圖》,與蘇、黃往來。

白雲巖 演禪師道場,在縣東南百里。邑紳吳道新建「白雲草堂。」

《指廩坊 》吳魯肅以囷與周瑜,今為樞部陳焯居處。

柴巷 何仙姑修煉於此。

木鵝洲 ,去縣百二十里。南唐與周世宗割江為界,以木鵝浮江中,隨所之以定南北,鵝乃循洲入小峽而下。

會勝巖 在浮山。歐陽文忠公請遠錄公拈碁說法處。

《九帶堂 遠錄》:公垂帶示眾,夢畜青鷹,後果得義青禪師授法,堂在會勝巖上。

「雲浪巖 」 ,在浮山,呂嵒題,有詩。

桐渠 邑令胡儼鑿,引桐溪水從縣治中東入南出,溉田百有餘頃,民甚利之。

呂泉 呂洞賓拔劍劚泉,度孝婦處。天泉 在縣南城內。明季寇圍城,城中渴甚,有小兒戲於空基,掘一井,泉忽大湧,因連掘十餘穴,皆湧泉,全城賴以存活,人稱為「天賜」 云。望湖石 在西門外,黃庭堅嘗讀書坐此,望團亭等湖。

《試劍石 》「在魯。」山。「《吳魯肅試劍》處。」「建德館。」  「墨禪堂。」  「華巖堂。」

《雲薌閣  》。《薌茅館》。

棲雲石 以上六處俱在龍眠山,縣北二十里,李公麟建,蘇轍有詩。

瓔珞巖 在龍眠,李麟建,蘇子由有詩。

「達觀亭 」 在樅陽。宋黃山谷讀書處。

披雪洞 在縣北七里

宜祕洞 在北城外,邑紳趙釴別業。

桃花洞 ,在龍眠邑紳姚文然別業,有亭榭,臨溪有閣,多桃梅。

滌岑 在城內西北隅,邑紳陳焯著書處。有樓曰「清越」 ,有亭曰「三應」 ,手植竹樹藹蕭疏,據一城之勝。

「亦園 」 在西城外,邑紳姚孫棐別業。有池,有亭榭,多修竹。

勺園 在城內,邑封文林郎張秉彝別業。有塘,產佳蓮,有閣,祀「文昌。」

三都館 ,忠毅左光斗別業,今名「抱蜀堂。」 畫溪 在縣西北十里石門沖,明太僕方大美讀書處。群峰翠列,溪澗迴環,松柏翳巘,秀色逼天,瀑水濺珠,玲然聒耳。亭榭暎帶如畫,故名「畫溪。」 今捨為浮屠舍矣。

時公亭 ,在縣北二里。漢邑,令時姓者休致於此。

《趙州泉 》,在投子山,趙州和尚飛錫得泉處。靈泉 在西郭外,飲可愈疾。

「馬踏石 」 ,在樅陽上,有馬蹄跡四,宛如馬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