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每折實田一畝,科銀六分七釐四毫零。

漕贈銀六毫二絲零

科米一升六合九勺零

漕贈米六勺二抄零

科豆、三合一勺一抄二撮零

外,不在丁田,徵解南湖魚潭并河泊所魚課鈔,共銀三十一兩二錢一分六釐九毫一絲三忽二微。

《門攤》鈔銀二十兩八錢一分八釐八毫。遇閏加銀二兩五釐一毫八絲零。

匠班銀六十二兩五錢五分。

寧國府漕運考        通志

府總

康熙二十二年,額徵漕糧正、耗稉米四萬二千石。內正兌稉米三萬石,耗米一萬二千石,贈米二千一百石。

贈銀二千一百兩

《輕賫》銀三千九百兩。蘆蓆七分。折色銀一百五兩

《楞木》七分折色銀、五兩七錢七分五釐

《松板》七分,折色銀四十二兩五錢二分五釐;《蘆蓆》三分,本色四千五百領。

楞木三分,本色折銀二兩四錢七分五釐;松板三分,本色折銀一十八兩二錢二分五釐,裁扣書辦工食銀一千五十八兩四錢,人役工食銀七百兩。

省衛漕項南米九千二百六十三石二斗二升二合九抄九撮零。

宣州衛運軍行、月本色米三千四百六十八石,折色銀三千七百四十七兩三錢四分六釐一毫三絲零

宣州衛運軍、民七軍三、料價銀一千六十七兩三錢六釐

宣州衛運隨俸廩工銀一百四十七兩七錢六釐

寧國府風俗考    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宣城縣附郭。

《漢書地理志》:「火耕水耨,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飲食還給,不憂凍餓,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重淫祀。」

《隋書·地理志》:「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其人君子尚禮,庸庶敦龐,故風俗澄清而道教隆洽,亦其風氣所尚也。」

唐尉遲樞《新安禪院記》:「舟車繁會,風俗和柔。」 陳簡甫《宣州開元良吏記》:「宣州,故秦鄣郡地。阻以重山,緣以大江。其俗佻而侈,其人勁而悍。有裴公耀卿者,為刺史,端本重學,宣人始服化矣。」 唐盧肇《記》:「其土樂,其民安,其俗阜。」

韋瓘《大農陂記》:「民庶囂蒙,物業多狀。山川鬥錯,風俗詭浮。」

宋周紫芝《移建縣治記》:東南自古非用武之地,大率民俗阜安,不樂攻剽,號為淳而易治。謝諤記:「南陵之俗,淳雅尚義。」

楊溥《修學記》:「南陵山水清勝,民俗敦樸。」

《元志》:「地廣而僻,人質而文。」

雷禮敬《亭山賦》:「力耕織,薄商販。敦儉樸,禔德教,不侵然諾。砥礪廉隅,尊慕儒術,雅尚詩書。所可愕者,詭習慧訛,黔首嚚豪。小則睚眥衽怨,大則狠黠桀驁。親死不葬,委暴蓬蒿。徼冥竊福,訟諜日號。」

徐瓊《建縣廳記》:「宣城人物嗇饒,風俗樸雅。」 朱大器《保豐臺記》:「宣城據金陵上游,山環而風萃,水曲而氣結。是以士多四方之志,而民鮮百里之游。擁沃饒以為利,侈露積以為富,挾膏腴以傲刀錐。城肇自晉咸和間,民俗敦樸,尚里居,不雜廛市,閱城宅,著姓無幾。唯城東越虹橋,夾宛句濱水而居,多巨室大賈,即土人」 亦僑寓焉。生齒之繁息,泉貨之殷盛,物產之滋殖,棟宇之輪奐,甲於一城,獨稱「豐里。」

明《成化志》:「宣城為宛郡首邑。民習耕稼,尚貨利,士習衣冠禮樂,而民質偽相間,嚚訟生焉。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