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靈濟廟 在縣東三十里。

廣惠王廟 在上涇鄉豐溪之東,即敬亭神。宋紹興初,封「昭明廣惠王。」

漢兗州刺史蔣元卿公廟 在縣東十都二十五里招賢鄉青下、口下。

楊女郎廟 在縣東北十五里,禱祀有應。南唐保大中創佛舍,今分祠會勝寺,即楊三娘廟。壽山「汪公古祠 」 在縣治東南十五里進賢鄉。明隆慶元年建。

張王祠 在縣東三十里。明萬曆癸巳年立。龍塘龍王祠 在縣東五十里後雙峰並立,俗曰「丫髻祠。」 創於唐永泰元年。祠之前曰「龍潭山」 ,有水口金樹,葉如杉,四時不凋。又有岩壁立,下容百人,建祠以為禱雨之所。明萬曆十八年重建。

西峰神惠永濟禪師祠 在縣東十里鳳凰山。唐光化二年建。萬曆間重建,名「唐山殿。」

靈惠王祠 在十七都橫山。祀丁令威之神。明萬曆中重修。

威顯祠 在縣東三十五里招賢鄉。明隆慶二年建。

大尉殿 在縣治東北隅。威顯廟,宋紹興十年建,明萬曆元年重修。

後歷殿 在縣西五十里上涇鄉。明洪武三年建,萬曆二十二年重建。

雲山殿 在縣西十里。宋紹興間建。明萬曆四年重建,天啟年間改建。

鍾靈殿 在縣東五里招賢鄉,明萬曆七年建。鳧山殿 在治東二十五里招賢鄉,元元貞年建。下有丹井、龍潭,馬跡在焉。即陵陽山竇子明放白龍處。

龍王殿 在縣東三十里招賢鄉,元至正間立,明嘉靖四十二年重建。一在縣東四十里,成化年間建。

東甘露殿 在縣東二十八里招賢鄉。明成化五年建,嘉靖四十年重建。

遊堂殿 在縣北三十里柳山鄉。宋淳熙八年建。明嘉靖四十三年重建。

釋子殿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柳山鄉。明洪武三年建,正德十三年七月重建。

柳山殿 在縣北一十里柳山鄉,明成化間建。「正山龍王殿 」 在十九都,明萬曆三年建。泗洲殿 在縣西五十里興仁鄉,明萬曆三年重建。

南陵縣

社稷壇 在縣北二里。北向,社右,稷左。明正統間,縣丞蕭孟政建。萬曆癸未,知縣沈堯中重建。里社壇 每里一所。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二百步,南向,中為風雲雷雨,左「山川。」 明正統辛酉,縣丞蕭孟政建。厲壇 在北門外,房三楹,告文碑亭一。

鄉厲壇 每里一所,與邑厲壇同日致祭。城隍廟 舊在縣西一百步內。元末燬於兵。明洪武三年,知縣甘潤卜地於縣北五百步,建正廟、寢堂,前後各三間。萬曆十二年,知縣沈堯中給香火田八畝。三十一年,知縣朱朝望給田九畝、水蕩八分。廟內附有東嶽殿、子孫堂、五顯祠、五福祠。

忠義祠 在籍山橋東,祀僉事吳景明。嘉靖中,都御史歐陽必進建。

孝感祠 在縣東十字街。祀晉孝子何琦,知縣郜永春移祀工山。忠孝祠及後祠廢,混祀「安賢祠。」 明萬曆壬午,知縣沈堯中復祀本祠。

安賢祠 在開化寺。孝子蘇仲芳修煉之所。明嘉靖間,知縣郜永春重修,有碑。又建樓五楹。樓下中楹,祀張巡、李白、杜牧之、李經、何琦、吳景六人。萬曆壬午,知縣沈堯中申補蘇仲芳。

文昌祠 在安賢祠樓上,知縣沈堯中建。烈女祠 在城隍廟東,為梅氏柏香建,旁有烈女坊。明萬曆壬午,知縣沈堯中申入烈女汪氏德香,改扁「雙烈。」

皇清順治六年,署縣事徽州府督糧廳馬逢皋增入。

烈女何氏金妹改「貞烈祠。」 十三年,知縣楊必達重修。

關王廟 在縣西十步。明景泰壬申,知縣金鼎重建,止內堂一所。萬曆壬午,知縣沈堯中建,置大門三間,又給絕產軍田供祭,有碑。崇禎末重修,又買民基,擴殿後屋二間,天井一塊。廟東隅廚房一間,門前香爐亭一間,并置祭田三十畝。廣惠王廟 在工山下,亦祀何琦,原稱「朗公。」 宋紹興二十八年,亢旱,禱雨有應。知縣葛祺以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