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渡橋 去縣四十里。明成化五年,知府周正建。

坦坑橋 在二十五都

金山橋 在二十五都

黃賦橋 在二十五都

貴溪橋 在二十六都

太平橋 在富澤

古樓橋 在二十六都

活灘橋 在二十七都

小土橋 在三十都

小溪橋 在三十都

小溝口橋 在三十都

武陵橋 在三十三都

小溪橋 在三十四都

黃蔚口橋 在佳源

七賢橋 在三十四都。明嘉靖間,知府胡孝募建。

坑口橋 在三十五都

大佛橋 在三十五都

章干橋 在三十五都

鄭翫橋 在三十五都

汪邸橋 在三十六都

金雞橋 在三十七都

沙溪橋 宋隆興二年建。

胡干橋 在三十七都

凌村橋 在三十七都

雙溪橋 在沙溪水口

漁梁渡 在城南

岑山渡 在縣南十五里。

紫陽渡  、環溪渡  、上湧渡。

梅口渡 在縣南十三里。

古巷口渡

浦口渡 在縣南十里

小孤渡 在二十七都

犁耙渡 在上南鄉

義成渡 在義成村

下湧渡 在溪南

王家渡

富村渡 在二十七都

煙村渡 在縣南三十里。

何家渡

深渡 在縣南四十里

街口渡 在街口司

休寧縣

惠政橋 在今西街。宋淳熙,令邢越命僧募造。明洪武六年,知縣杜貫道更名「德澤。」 萬曆丁酉,邵都諫庶修。

化生橋 在中市。今鋪石為街。

三思橋 在縣門前。今鋪石為坦途。

「馬橋   」 、《三板橋 》,皆小存其名。

內翰橋 在今西門城河上。宋寶慶內相程珌䲽石架木為屋二十楹。明洪武間,里人蘇伯遠重建,並用石。

瀛州橋 在東門城河上,䲽石列欄,修廣倍他門,以餞送賓興者,故名。南、北、西南、西北門,各有橋,小不載。

夾溪橋 在縣西一里,近內翰橋。明嘉靖乙酉,令李升命耆民程一等募工卷石大建岸東碑亭,西鎮橋庵。

汶溪橋 原在縣南二里。明弘治間,令李華䲽石架木。嘉靖戊子,尉唐瀾募工卷石,後移下游,改用木。

皇清康熙戊辰,眾議「復建石梁」於舊址。

匯源橋 在縣南二里巽峰塔下。明天啟甲子,令侯安國以汶溪橋正當離位,沖射學宮,因改建。下游屬查孝廉應光董其事。崇禎丙子,侯令以方伯備兵徽寧,題名曰「匯源橋。」 趙太常時用有碑記。

斷石橋 、木橋會黟夾二水,元末刱修。明隆慶間,黃琛修。萬曆間金源金濂、黃雷繼修。

皇清康熙丙寅,汪檢討楫修。

富來橋 在縣東四里。納富源水。

余川橋 、小石橋「明宣德八年重造。」

流川橋 木橋在東南三里。有官夫。

南山橋 、木橋舊有官夫,今無。

「水南橋 」 木橋。近古城石橋。

古城橋 在萬歲山下。郡守高公命建,居安黃侃獨成,佐以亭榭。

觀音橋 在舊市。明天啟丁卯,里人趙廷賢重造。

皇清康熙辛未,曾孫給事中趙吉士修造,改名《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