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竦川橋

河陽橋 在竦口

雲嵐橋 在八都

黃荊渡橋 在八都

登第橋 在八都。以宋時俞獻可兄弟登第得名。

汪村橋 在九都

濟陰橋 在九都

馬跡石橋 在九都

九如橋 在十都《富揭》。

跳石橋 在靈山

鄭翁橋 在十都

東流橋 在十一都

豐口橋 在十一都

樂濟橋 在長春里

聯棠橋 在十三都

環秀橋 在長春里

昇仙橋 在長春里。以羅文祐沖舉得名。隆興橋 在長春里。

興林橋 在十八都

三溪橋 在黃山

永濟橋 在黃山洽舍

水門橋 在十五都和睦里。阮水出焉,巨石夾之,宛若水門。

長虹橋 在溪南,凡十一洞,上有亭,喬木蓊鬱,蒼翠沾人。登橋遠望,儼若畫圖。

竦塘橋 在十七都

笙橋

琴溪橋 在十七都金竺。橫踞上流,縈巒帶阜,溪清如練,俯見遊鱗。一名「石橋。」

金墩橋 在傳桂里

龍塘橋 在傳桂里

臨河橋 在十九都

葛子橋 在信行。明成化間建。

藻川橋 在文几山,里人佘文義建。北抵逍遙堤,水木明瑟,魚鳥依人,梵聲鈴鐸,時出林杪,最為幽逸之境。康熙戊申,佘文焯重建,而建亭於橋之北。舊名佘翁橋,後更名曰「藻川」 ,取《水經注》「芳風藻川」 以為名也。

通濟橋 在岩鎮。初架木,明成化年間易以石。「青雲橋 」 在岩鎮。

洪橋 在岩鎮,原名「洪福橋」 ,明成化間建。孫翁橋 在岩鎮豐樂溪上。向以木為橋,明弘治間易以石。

得濟橋 在岩鎮

龍坑橋 在十九都

攬勝橋 在逍遙堤。遠峰近巒,青翠若來沾人,遊者輒憩於此。

亢宗橋 「在文几山麓。」

臨清橋 在十九都

大聖橋 在十九都。明正統二年建。

朱鄭橋 在岩鎮塔下邊。

思溪橋 在袞繡鄉

吳溪橋 在袞繡鄉

大富橋 :在大富山下。

長齡橋 在十八都

聯墅橋 在二十都

淳睦橋 在二十都

堨田橋 在二十都

普濟橋 :在堨田,凡七洞。里人鄭之藩於康熙十九年倡首重建,歷七載成功。橋亭題額,為「竺水先登。」

三元橋 在潭渡

潭渡橋 在二十三都

復古橋 在慈孝里

世濟橋 在二十三都

陳村橋 在明德鄉

利人橋 在二十三都

廣濟橋 在明德鄉

錢塘橋 在冷水鋪邊

沙溪橋 又名「新橋」 ,在冷水鋪。

高陽橋 在二十一都

良干橋 在新館

仙花橋 在新館,又有「金坑橋。」

相公橋 在篁墩。宋淳熙七年,知府曹耜建八柱橋 ,在漸江上。明萬曆丙辰,少司徒吳中明造舟為梁,即相公湖浮橋也。

環秀橋 在二十四都

靈陽橋 在靈山

通濟橋 在南鄉

盛田橋 在南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