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延慶院 在新政鄉漁亭里,舊名「阜口院」 ,唐大中三年建。

精林院 在會昌鄉歷陽里。唐乾寧五年建,視他剎為盛。元至正壬辰兵燬,明洪武初重建。石鼓寺 在戰兵山,有石鼓。唐會昌五年建。東山庵 在會昌鄉蜀里。元延祐間建,今建圓通閣。

淋瀝庵 在縣南十里林歷山。庵始建於山僧覺海,繼擴於普通。至徒孫洪偉、曾孫湛覺大新之。

泗州庵 在十二都懷遠鄉豐樂里青山西。唐泗州大聖,飛錫卓穴湧泉,禱即應。宋嘉泰敕建。明洪武二十四年歸石鼓院,永樂間重修。皆如庵 在縣東北岩峰,元泰定間建。

金竹巖庵 在五都淋瀝庵畔,有龍湫不竭。清漣庵 在縣東南石山,挹秀橋左,路通江浙。庵左建同善亭,夏茶冬湯,以濟往來行人。利渴庵 在縣西北三十里羊枝嶺頭。明嘉靖間建。

甘露庵 在縣西北二十里章嶺。

閒居尼寺 在縣鐘樓下。梁大同初建,今廢。遵孝寺 在三都。舊名「崇福院」 ,後晉天福間建。宋時賜汪勃為追修之地,改今名。後廢。

青林庵 在四都

地藏宮 在縣北三都。創自明初。葉景科,夜夢神人借居,是日果見僧會忠達募地供佛,都人咸異其顯應,遂爭成之。

卓錫庵 在九都舒道翁遇異人處。里人朱廷璋建。

黃荊庵 ,在萬山中,去縣西南十五里。始建於明初海渡,復擴於照智洪千。路通南牧嶺、西武嶺庵,係其流派也。

西武嶺庵 在縣西二十里許。界連祁閶,係山僧洪千募建。至湛樨,更募茶田,夏茶、冬湯以濟行者。

天尊觀 在縣北隅。元大德十年創。明洪武二十四年立為叢林。永樂間新之。正德甲戌,巡按吳欽改作儒學,移建舊學基內。學後復遷故址,觀尋廢。

靈虛觀 在縣西南。舊名「洞靈。」 宋崇寧四年敕改。元豐中,常有雲氣覆其上,得天尊像於石岩之側。侍御黃葆光為請於朝,敕授元素大夫。元末燬。明洪武宣德間相繼修建。嘉靖間復建真元道院 。元末始建。明宣德間修葺。背擁三山,面臨吉水。

龍門道院 古名南山院,在縣南成子山巔。峭壁石竇間有龍湫,每遇歲旱,鄉人禱輒應。真因道院 在縣西,已廢。明成化間改建縣南五里橫岡,改名「迎恩觀。」

觀音堂 在城東隅,邑人汪子芳、胡志廣重建。五侯閣 舊在城南市心,因唐忠烈、張、許、賈、南、雷五侯保障江淮,控扼安、史之亂,江左民賴以安。人思其德,建閣立神位祀之。

清虛觀 在七都,土名「金陵」 之左。

績溪縣

大佛寺 ,在文峰右,闔邑建。《藏經》在內。

白鶴觀 併汪公行祠明萬曆癸丑火毀,闔邑重建。

古今庵 在五都

望雲庵 在石照嶺後

文峰庵 在孔靈

翠眉庵 在西郊

西霞庵 在霞間

「萬壽庵 」 「在梓潼山麓。」

度雲庵 在舟山

西竺庵 在下卜山

觀音庵 在十五都竹裡。

「西雲庵 」 在演武場左。

大定庵 在一都不字岩。

古樵庵 在十二都龍鬚山。

濟渡庵 在十三都

慶豐庵 在十二都,瀛川章姓助建。

空界庵 在十三都

雲居庵 在十四都

棲聖庵 在暈嶺北。知縣熊維典「捐助建。」 玉虹庵 在二都。

洒楊庵 在四都霞潭。庠生胡象復建。

天聖庵 在鎮頭

三元宮 一在大屏山麓,一在祥雲洞,里人方兆亨、汪夏老仝建。

文昌閣 :在張家亭,張士楚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