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產紅術、紫菖。源出靈金山中。

雲林山 又名雲嶺山,岫壑沖深,竹樹交蔭。唐大曆丁未,有志滿禪師露宿嶺半,山虫繞衛,枯坐數月,不知飢渴。往來者以佛名之,更名曰「佛嶺。」 淳祐四年,有僧雲林結茆山中,下有亭曰「公輸亭」 ,迄今蠨蛸不掛於梁,蠛蠓不集於宇。紫霞山 疊嶂四周,石林霞駮,上有大士巖。巖石攲疊,松翠石赬,交蔭如繡。每當炎夏,闔邑禱禾祈雨者,晝夕不絕。下有井曰「阮公泉」 ,岩下有溪,泠泠無輟。

黃山 ,在縣西北二百八十里。一名黟山。高一千一百八十仞,勢如削成,煙嵐無際,雲雨在下。北倚九華,西拓彭蠡,南接廣信,左挾浙江,右起桐汭,以盡海、濡,皆支隴所分。漢末,會稽守陳業潔身清行,遁此。世傳黃帝與容成子浮丘公煉丹於此,後有曹、阮之徒棲焉。唐天寶六載,敕改為黃山。其峰三十六,源如之,溪二十四,洞十二,巖八。

「天都峰 ,高九百仞,健骨崚嶒,卓立天表,頂有石室,洞門宏敞。又有石臺,凌空而出,背倚玉屏,端嚴聳峙,雲濤澎湃,時擁山腰,峰拔雲上,反若矞影虛懸,頹然欲墮,水曰香谷源」 ,香水溪鍊丹峰 鼎竈杵曰具存。水曰鍊丹源,洗藥溪「青鸞峰 為天都之輔,倒懸如舞。水曰採藥源。」 「紫石峰 連於青鸞,巍聳干霄,厥石純紫,水曰『湯泉』。」 中有湯院,即祥符寺也。

缽盂峰 ,傳昔有東國僧於此修煉,乘龍而去。後有僧作偈云:「憶昔降龍沒處收,那時擲缽覆峰頭。而今正好掀翻看,為雨為雲作大流。」 有洞名仙僧洞,洞口陰夕有光如燈,謂之聖燈水、曰「擲缽源、錫杖泉。」

桃花峰 水曰「桃花源。」 桃花溪流入湯泉溪。朱砂峰 奇峭亙上,純骨無膚,石泐間產蒼松,丹翠交錯,半壁有朱砂巖,捷獮所不能攀也。下有洞、有石、有源、有溪,皆以朱砂名。

獅子峰 首大於趾,其勢昂踞,下有錦霞,時時布幕,因名其洞,水曰「香林源。」

蓮花峰 高九百仞,石蕊中尊,千葉簇簇如瓣,而徑尤窈窕,遊人緣莖而升,穿孔而出。自此望峰頂,有石瓣二,如墜葉飄空。倚丈木而梯之,若綴絲。山泉激其趾,足皆浮動,游者股栗。上有石船,名「渡雲峰。」 其旁為蓮蕊峰,有蓮花洞,水曰「蓮花源。」

石人峰 ,形如耋僂,有駕鶴洞,水曰「白鹿源」 ,傳云浮丘曾駕鶴於此。

雲際峰 ,望之在杳冥間,下有藏雲洞,水曰「乳水源」 ,味甘如乳。

疊嶂峰 層纍而上,如屏如扆。有石乳巖,其白如雪,四時長滴。有坑長陰不見日,名曰「陰坑源。」 源水入白雲溪,溪中潭影清絕,白石橫底,曰「白龍潭。」

浮丘峰 下有浮丘廟,即軒皇壇,在阮溪。相傳軒皇氏昔同曹阮二真人同煉丹於此處。軒黃壇之右有兩泉,一曰日池,一曰月池,大旱不涸。又有水曰「五雲源」 ,浮丘溪。

容成峰 高與浮丘齊,水曰「容溪。」

軒轅峰 有仙人石座、仙人洞、仙人石室、毛人巖。紫芝常生峰頂,故水曰「紫雲溪。」

仙人峰 ,若兩石人對坐,相傳南向者軒轅,北向者浮丘。其下石壑萬仞,削立無階,罕有津逮者。

上昇峰 昔有阮仙於此。上昇峰下常有仙樂之聲。源溪巖洞皆以「阮公」 而名,故俗亦呼為阮峰。

清潭峰 ,潭水倒瀉,清泠特異,水曰「布水源。」 錦魚溪,魚皆錦鱗也。

翠微峰 ,嵐碧染地松青到天山翠真欲滴矣。有洞、有寺、有源,皆以翠微名溪,曰青牛溪。仙都峰 ,有觀水,曰仙都源。

望仙峰 、龍須巖,龍須草生焉。有絃歌洞,水曰「絃歌溪。」

「九龍峰 」 合九巒之勢,如龍纏紏,蜿蜒相屬。巖洞宮觀,源溪皆以名之。

聖泉峰 ,狀如腰鼓,聳然亙天。頂上有湯池,遊屐不能到。鄰峰遙望之,則見池波沸湧,一瀑水向峰頂東南而下,入湯泉源、甘泉溪。

石門峰 ,黃山之中峰也。石相擘如門,有大石床、大石塔、石澡瓶水,曰「石門源」 、石門溪。

棋石峰 ,唐天寶中,有人於此見棋局布子,撥去復見如初。水曰「棋石源。」

《石柱峰 》亭亭獨上,撐霄擎日,望之如幹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