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府西九十里為「南陵」 ,東至宣城縣界清弋江三十五里,自界至宣城縣六十五里。

西至池州府銅陵縣界牌湖四十五里,自界至銅陵縣五十五里。

南至池州府青陽縣界十八社橋七十五里,自界至青陽縣六十五里。

北至太平府繁昌縣界小石橋十五里,自界至繁昌縣三十里。

東南至涇縣,界「分界山」 二十里,自界至涇縣四十里。

東北至太平府蕪湖縣界漳陵港八十里,自界至蕪湖縣三十里。

西南至青陽縣界黃山七十里,自界至青陽縣六十里。

西北至太平府繁昌縣界石岡山三十里,自界至繁昌縣三十里。

自縣至

京師二千九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八十里。

形勝附

本府。宣城縣附郭。

李白《西侯亭頌》:「東塹巨海,西襟長江,咽三吳,扼五嶺。」

陳簡甫《良史記》:「阻以重山,緣以大江。」

《崇慶寺記》
名山勝川為江南之甲

《白居易詩》:「土控吳兼越,州連歙與池。」

陳勢《大寧塔記》作藩南夏,據吳上游。

韓熙載《宣州新城記》:「寧國重藩,宣城奧壤。星分牛斗,地控荊吳。扼天下之咽喉,作關東之襟帶。宣城縣 華陽、敬亭、麻姑行廊,萬壑千巖,雲烝霞蔚。」

寧國縣 岡巒四塞,鬱為巖壑。涇縣 幕山秀拔百丈孤搴。水西溪壑,尤名勝壤。

太平縣 四境山環望若屏畫。

旌德縣 鳥道縈迂,舟楫阻限,實徽寧之孔道。南陵縣 漳淮匯流,川澤沃衍。

寧國府星野考    通志縣志合載

府屬總

《漢書地理志》:「吳地,斗分野也。今之會稽、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郡,盡吳分也。」

《晉書天文志》:「斗、牽牛、須女。吳、越揚州:九江入斗一度。廬江入斗六度。豫章入斗十度。丹陽入斗十六度。會稽入牛一度。臨淮入牛四度。廣陵入牛八度。泗水入牛一度。六安入女六度。」

《隋書地理志》:「揚州於《禹貢》為淮海之地,在天官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于辰在丑,吳越得其分。」

《唐書天文志》:「斗,牽牛,星紀也。初南斗九度。」餘千四十二,秒十二太。「中南斗」二十四度。餘千七百八半終女四度。又《星紀》得雲漢下流,百川歸焉,故其分野自南河下流,窮南紀之曲,東南負海,為《星紀》。

《宋史天文志》:「南斗六星:南星者,魁星也。石申曰:『魁第一,主吳,二會稽,三丹陽,四豫章,五廬江,六九江』。」

《明天文清類分野書》「寧國」 屬「斗分。」

寧國府山川考一   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宣城縣附郭。

陵陽山 在城內。陵阜迴環,峰巒聳秀,為一郡之鎮。北自敬亭陂陀而南,隱起為三峰。宋郭祥正詩:「陵陽三峰壓千里,百尺危樓勢相倚。」 危樓,即疊嶂也。

一峰 在府治,相傳晉內史桓彝用郭璞術所建。唐刺史林仁肇更創城制,肖鼇為形,襟山帶江,得形勢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