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大幕山 ,在縣南三十里。
承流山 在縣南四十里。高數百丈,周廣十餘里,與縣治相對。峰巒聳秀,為一邑之冠。山有九峰,中為狀元峰,又名「文筆。」 左為掛榜峰,日華照耀,如掛榜然。下為蓮花峰,峰巒奇削,如蓮花狀。右為紗帽峰,前高後低,形如紗帽。又左為積翠峰,雲光物象,蒼翠可愛。望雲峰,歲旱祈禱,雲出為驗。右為毓秀峰,雲氣隱現,或有或無。友愛峰,兩山並峙,若兄弟友愛。又左為覽勝峰,登臨可盡一山形勝。昔許、竇二真人煉丹山上,井竈猶存,今有徐氏世居於此。山之北五里,地名平園,平坦數千畝。明孝廉萬應隆築室而避亂焉。避兵洞 在承流山後。昔人有詩云:「四險山圓宛若城,洞門無鎖白雲橫。」
赤土山 在承流山之西。
黃虎山 山界齊雲承流之中,群峰峭拔,起伏蹲踞如虎。
齊雲山 山巔平可十餘畝,有小庵一所,可容數人。其側產茶,與「白雲」 之味相類,價值倍於他處,而今絕無人識。
馬鞍山 在縣南四十里。起伏秀麗,如馬鞍狀。徐家嶺 在縣南四十里。嶺上有亭,里人徐柿建。
吳家嶺 在縣南五十里。
放杖嶺 在縣南五十里鳳村。父老相傳,一老人雙鬢如雪,幅巾藜杖過此,曾放杖少憩,因以為名。
龍門嶺 在縣南五十里。
銅嶺 在縣南五十里。其山甚高,山之腰有小徑通往來,內有平地二丈,每踐之有響應聲。合山 在縣南五十里,兩峰尖秀,地名「李村。」 山之巔有平地,方圓十餘丈,下有高峰庵。
九峰山 ,在縣南六十里。山起九峰,高十有餘丈,廣袤數十里。
麻嶺 在縣南七十里,跨旌、太之間,蓋往來交道焉。
佛子嶺 在縣東南七十里。旁有碎石,凝結細穴,風出其間,可以納涼,或呼為「風子嶺。」
小山 ,在縣南七十里,高二百餘丈,周圍十五里,頂上有平地百餘畝。黃巢叛逆,有鄉民率眾立寨拒敵,後人立祠。
石女山 ,在縣南七十里,一石界兩峰之間,形如女子,旁通一竅,天久晴,竅明必雨。上有石和尚疊石為之。
魁山 在縣南七十里。峰巒秀拔,圓如鐘形。昔有諺云:「魁峰頂秀,石女峰高。入仕路者,紫綬金章。入法門者,緇衣釋老。」 吳運判登第,曾立旗於此。
丁家山 在縣南七十里。山峰秀麗,下有李氏居焉。昔凌侍郎策未仕時,與李璨遊國學,後登第,忽憶璨,來訪,有詩一首。
東流山 在縣南七十里承流之東。其山聳秀,形如樓臺。唐逸士東流府君隱此,下有府君祠。浮龜山 在縣南七十里。形如浮龜。山谷空邃,每風雨之夕,谷中隱隱有音樂鼓吹之聲。昔人詩云:「曝背元夫不暫移,山前人盡壽期頤。綠毛暗逐春風長,應笑靈鼇上釣絲。」
榧林山 ,在縣南七十五里,形如卓筆。山半有仙人洞,洞中有石佛、石鼓、石馬等物。每遇陰晦,恍聞音樂之聲。
連坑山 ,在縣南八十里。高百餘丈,周迴二十里。內有燕兒礱,冬暖夏涼,遇秋風颯颯,燕子多巢於內。
椿嶺 ,在縣南八十里。廣數百畝,袤五里餘,路通旌德。
銅山 在縣南九十里。舊嘗冶銅於其山。西有樵山,左有密岩山。又有一嶺名「麻嶺」 ,外有九里三灣之徑。
黃象山 在縣南九十里。碎石五色,返照有光。舊有寶光庵。昔人詩云:「猿抱子歸青嶂外,鳥銜花落碧岩前。」
耙齒嶺 在縣東七里
賞溪 在縣西南一里,即涇溪也。發源甚遠,一源出石埭,舒女泉,一源出太平,俱經桃花潭、落星潭,至楓坑。一源出績溪,經旌德三溪,三水至岩潭,合流東北而下,入南陵界,由蕪湖入於大江。自昔縣治跨溪,今溪流東徙,去古溪五里,而溪之廣十倍於昔。溪所經由之地,凡數萬畝,皆沙礫棄物,至今虛賠稅苗,而郊外之地。又為水所盪去。水之為患,視昔尤甚矣。
新河 在今大溪之西,宋崇寧中,縣尉劉誼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