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 ,蓋以溪流東徙,欲移之西也,而水徑不可回。淳熙初,知縣楊栗又於新河東南二里開河,役夫萬數,河甚深廣,又以上流無壩,不能捍水使之西,而壩成輒壞。今二河見存,水無涓滴,非人力能移耶?
市河 在縣西南。自賞溪至昔尉司之東,不通水源,與賞溪隔一堤,或溪水入河,則遭水患。宋嘉定知縣王枺募民增築,以絕其患。
石源 一在水西西澗中,一在秀嶺下,俱清美,四時不竭。
崇慶寺澗 水夾山澗經秋霜閣之下者,曰濺玉,又東過綠閣之下者,曰清湍,曾南豐有「泉聲飛下錦繡縠,殿影插入玻璃盤」 之句。又西南有湖山祠前,薛家澗水會於祠下,與白雲澗前衝澗合流入于大溪,乃舊賞溪也。
冷水澗 水自楓坑澗北流,又東逕湖山入賞溪。
雙澗 在縣西三十里。水源出自西公山,凡六十里入南陵縣界。
渣湖 在縣西三十里。蕭氏世居。
「夏浦澗 」 在藍山、郭山之間。
虎狼澗 在縣西南四十里。源自西公山,迄於雙澗。嘗有虎狼來往,因名。
濂溪 在縣西四十里。源出星潭下,澄澈可掬,清幽奇异。
落星潭 在縣西五十里藍山下。晉陳霸兄弟在船捕魚,見一星落潭中,故名。
落馬潭 在縣西六十里。源發自吳村。晉桓簡公禦韓晃,戰北,馬墮於潭。
合溪 在縣西七十里。溪源有二:一出石柱山,東北流歷包村、文門;一出西大坑,經石陂與石柱水遇,入賞溪,故名。
桃花潭 在縣西南九十里。深邃幽奇,唐李白別汪倫處。潭岸有壘玉墩、釣隱臺、釆虹岡,皆李白與豪士萬鉅飲遊題詠之處。
白龍潭 在縣西九十里黃山芙蓉峰下。舊傳黃帝煉丹之所。至今民間水旱疾疫,祈禱有應。麻溪 ,在縣西一百里。源自石埭,歷太平出麻溪,夾岸皆山,懸崖峻絕。
澀灘 距麻溪三里,怪石狂瀾,勢若龍蟠虎伏。九里潭 去澀灘不遠,其潭直下九里。
龍光潭 一名麒麟潭,在縣西南一百里。東北有龍光塔,下臨深潭,冬夏澄澈,世傳有龍鎮之,其水瑩白。
幕溪 在縣東北二里。其源出巧坑,經佛子溪,由清潭佘沖榔木山至幕山下,與賞溪合流。赤灘 在縣東北十五里。俗謂即「澀灘」 者,誤也。黃埭澗 源出孤山之南,洩於新村澗,至昌壩橋與蕭坡水合,出麻園楊山,北入南陵。
新坑澗 源出盤坑,至新村溉田。
琴溪 在縣東北二十里。源自寧國界,歷石門至琴高山,過嵒豅寺,與賞溪合。世傳琴高釣魚於此。今三月三日出小魚寸許,名「琴高魚」 ,又名「藥渣魚」 ,蓋琴高丹滓所化也。
神湖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源泉或涸或盈。凡涸一二日而盈者必雨;過期而盈則歲必旱。意是龍湫,乃作龍祠而祀之。
黃澗 水徑南陵石門鄉,復入本縣仁義鄉,迤邐出《清弋江》。
蝦坑 其泉冬夏不涸,間出赤、白五色之水,歷琴溪山下,過西橋溉田。
錦溪 ,在縣東南五里。自長山發流入幕溪,兩岸五色如錦,故名。
烏溪 在縣東三十五里。源出慈坑,入濯潭江村,出官莊,迄於賞溪。
丁溪 在縣東南六十里。源出寧國縣界,歷舉南茶坑、石城、九里坑、宋村水,入丹山琴溪,迄於江。
南香澗 在縣東五十里。水源出黃沙嶺,西會羅溪水,歷茶溪會周公坑、后村諸水合流於烏溪,出官莊迄於賞溪。
榔橋河 水,出湧溪山。
藤溪 在縣東五十里。源自徽嶺,南入旌德,北流於石壁,過三溪,至縣界窄溪,涉三門灘數里,至懸石,遂成一潭,循流至黃山,入旌德界,車載溪合藤溪水過朱呂村,由石門五里陂及長山合太平縣水入賞溪
小溪 在縣東六十里,亦曰「雙溪。」 源自椿嶺湧溪塘黼山,至妙相寺前合流,故名。又過二里,與石井溪至潛溪入藤溪,迤邐由石門星潭而入大溪。昔人有詩云:「翡翠列成千嶂,碧琉璃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