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至《豹兒口》,出胡村橋,逆南折入後港橋。

麻橋澗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水自板長嶺紫嵐巔同林沖穿麻橋,逆南折入後港。

染浦 在縣東北四十里,又名自家湖。廣約千餘畝,波光瀲灔可愛,九夏芙蓉菱芡,水面文章。吳赤烏元年建,浮城梵剎於中,尤為勝景。許職方夢熊世居其地。

奎潭 在縣東北六十五里。共九十九曲,三關三鎖。中有六墩類奎星,故名。夏時菡萏亭亭,香風遍野,蓮藕菱芡、鳧雁魚鱉諸利,稱陸海云。傍湖而居者,多張、秦二宦族。張職方有《奎湖十景》詩,秦標八景,名人競題詠焉。

水龍洞 ,在縣南六十里。漳水之源,水由洞內噴出,深窅無盡。居人猥云:「可十五里。」

寧國府城池考    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宣城縣附郭。

寧國府城池 ,晉內史桓彝築。宋建炎三年,郡守呂好問擴之。元至正間,廉訪使道童重加甃甓,闉闍樓堞皆具,高二丈五尺,厚三丈。周延九里一十三步。門五:東直曰「陽德」 ,東偏曰「泰和」 ,南曰「薰化」 ,西曰「寶成」 ,北曰「拱極。」 五門并重關深池。西北半塹深溝,半瀦積水。東北宛句,二水瀠洄,不經疏鑿。明知府鞠騰霄、宋獻、葉錫及崇禎間知縣梁應奇並增飾焉。

皇清知府管起鳳、秦宗堯、知縣王同春修築。康熙七

年,城根傾塌,知府孔貞來壘石修築。

外縣

寧國縣城池 ,自宋南渡後,慮北兵入,復城之。元至正乙未,白總管據縣修城,高一丈五尺,周圍五百一十九丈,濬深溝池。至明正德間,歲久樓堞傾圮,知縣王時正重建四門城樓。嘉靖丁未,知縣范鎬加築北樓,乃命名東門曰「春秀」 ,南門曰「南畝」 ,西門曰「秋實。」 後又改為啟明、中鎮、景陽等門云。

《涇縣城池 》。縣古有城,在溪之西,城周回一百二十八步,即晉桓簡公拒韓晃之所也。唐初猶存,故號涇城。武德六年,左難當城猷州,乃在大寧寺之前,其制不可攷。又「嘗築白龜城於柏山,城堞千尋,池隍十里,可謂金湯之固。然未聞涇人久居之者,意廢州為縣,或城溪西耳。宋嘉定庚午,移治溪東,名曰留村,亦不知」 城之有無何如也。元至元丙子,又徙於舊治之東門敬天坊,是為今之縣治。舊有三門:東曰延和,西曰「通津」 ,北曰賓陽,係明正德間知縣鄭氣所建。嘉靖甲子,知縣陳廷芝因築城造為四門,東曰「迎暉」 ,南曰「保泰」 ,西曰「文明」 ,北曰「拱辰」 ,知府羅汝芳親書扁額。又小東門一,南北水關各一。城高一丈九尺,厚八尺,周圍九百三十二丈,共折一千八百六十五步零,垛口共一千六百九十六個,內外俱以方石築火道各一丈。城外有壕,沿河石堤護腳。萬曆丙申,知縣陳大綬又自西門至北水關,重築石堤十餘丈,改「文明」 曰「水西。」 崇禎甲戌,知縣尹民興盡撤舊城而更張之,改拱辰門曰拱極門。

太平縣城池 :「縣北舊有宋城,周迴一里二百一十步,高八尺。有通津、寧遠、承流、宣化四門,久圮。明弘治、正德間,知縣王雄、朱守為相繼立五門。南寧國,西絃歌,上東門,下東門,北拱辰。萬曆四年,知縣張廷榜增築之,高厚各益以十之三。高一丈八尺,厚稱是。環九百丈有奇,為堞若干,石趾居其七,增甓以三樓而門者」 五:文明、南朝宗,東西仍絃歌,東北拱極,西北和兌石,而水門者二,各有柵。其池水出霧山,東流至縣治西南,合三思橋下水,過南門仙源橋,折而東,入麻川水,經東溪渡,循城而去。西北倚山為城池。旌德縣城池 ,舊志載跨徽水,而城無所考。據元至元間,令王禎營縣四門。至正末,紅巾自徽而下,燒毀廬舍殆盡,以原無城可守也。明嘉靖乙卯,倭奴五十餘人直經縣治。丙寅,徽州雲霧山賊起,突陷婺源。時知府沈志言、知縣趙在奉督撫檄造。今城西南北負山,東瀕淳溪,高二丈,厚一丈二尺,東西六百五十步,南北一千一百五十步,周圍八百九十一丈。東門有三:上曰迎和門,中曰中和門,下曰義「濟門」 ,大西門曰永豐門,小西門曰大有門,南門曰阜民門,北門曰迎恩門。警鋪十有二,城樓七座。水關門在上東門南二十步許,萬曆丁未年,知縣鄭景濂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