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八百餘人,潰圍走出,蓋此地也。
隋堤 在縣西,煬帝築。
張氏園亭 在古汴之陽,宋蘇子瞻有《記》。曬書臺 在縣西北張山上,相傳為子貢曬書處。
莊子臺 在潼山,相傳莊周嘗修道於此,至今莊姓尚多。
望荊臺 昔有荊山人宦於此,思親,築臺,臺上有樓,登而望之,今唯土塊斷碑存焉。
吹簫臺 又名「散楚臺」 ,在縣西北七十里《三村集》西,與霸王城相近。
曹老營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相傳曹操嘗屯營於此。
樓子莊 在縣西三十里。宋高宗時,淮西宣撫使張俊敗敵人於樓子莊,即此。
戚夫人故里 在縣北七十里小河南,即漢高祖姬,今名戚家灣,其地尚多戚姓。
垂韁井 在城北七十里山窩中。漢以睢水之敗,為丁公追急,墮井中。其所乘馬垂韁引出,故名。
倒水井 陳畽山西口,倒向於外,泉自流出,亦一奇觀。
潁州
廢沈丘縣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故沈子國,今沈亭是也,屬汝南郡。後縣廢,以沈丘屬潁州。後省沈丘入汝陰。神龍二年,復置。宋因之。元末兵廢,有《城隍廟碑》,在故城中。
廢平輿縣 ,在州南一百里。隋大業初,改新蔡置。唐貞觀元年,省平輿入新蔡。天授二年,復置。宋因之。元未兵廢。今土城尚存,東南隅有斷碑,剝落莫辨,俗呼為「遠城。」
廢鮦陽縣 ,在州西二百一十里,唐廢。按《輿地志》,沈子國西有鮦陽郡。漢光武封戚里陰慶為為鮦陽侯,故郵亭,慶府第也。
廢永安縣 ,在州南一百四十里,汝水北岸。唐會昌中,置縣,屬信州。五季廢。今市井具存。北行三里有縣治子城。
郪丘城 在州東五里。有土阜,屹然高大,疑古郪丘也。《漢志》:新郪縣屬汝南郡。應劭曰:「秦伐魏,取郪丘,即此。」 莽曰新延。俗呼為潁陽城。
相讓城 在州東二里。楚王嘗避暑於此。細陽城 ,在州西北四十里。漢縣,屬汝南郡。莽曰「樂慶。」 故城在茨河鋪西三里。
任城 ,在州北。陳將任忠於潁水北岸三里築此城,以圍汝陰。
清丘城 在州東五十六里潁河北岸。梁曰許昌,改置潁州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縣名,屬汝陰郡。唐貞觀元年,省入汝陰,即今北趙寺基。俗呼清丘村。
黃城 ,在州西一百三十五里。
古城 凡二:一在州東南椒陂鎮,一在州西陽橋下流。
東城
西城 在州北七十里,五樟林,兩城相去三十里。舊傳唐置府兵,築城屯兵。
才城 ,在州南一百一十里。有二土城,東西相去二三里,土人呼為「東才城。」 西才城,東魏置財州,後齊廢。
唐屯城 在州西南一百七十里龍項灣東。相傳南唐劉仁瞻築。
地理城 在州南一百一十里汝水北,今寺基故城隍廟也。元至正辛卯,劉福通作亂,兵廢。包家寨 ,在州西六十三里,鄉民聚此以應劉錡。
西湖書院 宋皇祐元年,歐陽公知潁樂西湖勝地,因建。
會老堂 在西湖書院之旁。蔡寬夫《詩話》云:「歐陽文忠公與趙康靖公概同在政府,相得歡甚。後熙寧中,相繼謝事歸。康靖一日單車過之,年幾八十矣,留劇飲逾月日,縱遊汝陰而後返。文忠因賦詩榜其遊從之地為『會老堂』。」
六一堂 歐陽公致政歸潁,作六一堂於西湖書院旁,卒老於潁。
聚星堂 在舊州治內。歐陽公守潁日,呂正獻公為倅,歐陽與為講學友。一時遊從者如劉攽、王回輩,皆名流,故以「聚星」 名堂。
去思堂 宋晏元獻公守潁日,作室北渚之北,臨西溪,以為出祖之所。初名清漣閣,既代,民不能忘,更名「去思。」 晏嘗手植雙柳於閣前,後歐陽修為守,雙柳成陰,遂重建亭,更名「雙柳。」 有詩。沈亭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廢沈子國城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