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6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里秦時高士沈郢建為遊息之所。今為「預備倉」 基。

清潁亭 晏公守潁,建亭西湖上,俯瞷潁水。「葵亭 」 ,呂正獻公倅潁日,作亭後圃,有《葵亭集》。「竹間亭 」 ,蘇文忠公守潁時作,有詩。

《擇勝亭 》蘇東坡守潁日,以帷幕蔽後園池上,暇日出遊,挈以自隨。會意處,輒張亭布席,觴詠終日。

艾亭 ,在州南一百七十里,近汝河。

相讓臺 在州東二里。《楚史拾遺》:「楚莊王欲立層臺於寢丘,大臣諫而死者七十二人。其後寢人諸御諫,而王納其言,解層臺,罷民役,名其臺曰相讓」 ,今嶽廟基是。

水臺 在州南一百里。地名「水臺灣。」 淮河至此漸闊。相傳楚平王所築,以觀競渡。

釣魚臺 在州東七十里潁水北岸。漢末,袁宏避亂汝陰,遊釣河濱。

賀勝臺 在州北十里潁水南岸。宋東京留守劉錡戰勝有功,守臣陳規犒軍於此,故名夬臺 。在州西四十五里。舊《志》謂「宋岳雲駐兵於此,援順昌。」

乳香臺 在州西一百八十里,有遺址存。金雞樓 在東南角上。「相傳城中蜈蚣傷人,古時用金鑄雞首埋此以厭之。明洪武中,指揮李勝建樓於此,因名。」

焦館 在州治西南隅水池上。呂希純守郡日建。

青揚館 在州西一百四十五里沈丘之南。相傳漢光武討王尋,嘗駐兵於此。

清河 在州城之南。相傳楚靈王自水臺西開通商渠,抵胡子城。五代時,王祚為潁州刺史疏導,更名「清河。」 今湮塞。

黃連渡 ,宋劉錡募死士毒上流以困敵兵在此。

《畢卓池 》,在州西鮦陽城內,方十畝,今半湮。《潁上縣》

慎縣城 在縣西北。漢縣,屬汝陽郡。晉屬汝陰郡。隋、唐並屬廬江郡。舊《志》云故黎邑也。

武陰城 ,在縣東南八十里正陽鄉兩河口。俗傳「張飛城。」

舊縣城 在縣北十二里,臨沙河,基址猶存。段家城 ,在縣西北六十里,段靈君所築。洪城 ,在縣東三十里,不知何代築,基址存。潁尾 ,在縣東,下蔡西。《左傳》:「楚子狩於州來,次于潁尾。」

甘羅鄉 有《甘羅》舊址,存張龍公家亦於此。關洲村 張龍公夫人石氏家於此。

管谷 ,在縣北二十五里。管仲家於此。

文地 ,在縣北二十五里。俗傳孔子過楚,楚狂接輿處。

舊學廢址 在城外南關,元末毀。

王姑臺 在縣南八里。柳谿中,元比丘尼王其姑結庵於此。

焦氏臺 在縣東十里。元人焦氏所築,張龍公釣處。

陽臺 ,在縣北十二里陽臺店。舊有寺,今廢。靈臺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廟臺 在縣南十五里,臨沙河。

《潁亭 》潁水之濱,元遺山有題,今廢。

綠波亭 屠隆築東門河堤,建亭其上,今廢。龍池 在縣西四十里淮潤鄉,張公九子蛻骨化龍處,與霍丘接壤,故《縣志》各載。

蘭亭敘《黃庭經》石刻 先年民間於舊學基內掘井得石,洗視,乃晉王羲之「《蘭亭敘》《黃庭經》」 二刻,久藏縣庫,摹搨殆無虛日。明末碎毀無存。太和縣。

潁陽城 ,在縣東北三里。隋時縣治。

信陽城 ,在縣西北六十里,周四里許。

宋王城 ,在縣北七十里。重城盤迴,門堂基址,隱隱可見。漢光武封殷後孔安為殷紹嘉公,都此。

舊縣 在縣西北八里,即今之《舊縣集》,宋時為泰和縣故址。元至正年間,為河決所衝。

亳州

廢城父縣 在州東南七十里大吉鄉。漢縣,屬沛國。東漢屬汝南郡。劉宋置縣,曰浚儀。隋開皇十八年,改城父。唐復省城父入譙。今為城父村。錙城 ,《廣輿記》云:「在亳州。」

梅城 在州西南四十里。今名《梅城集》。

桑林 ,在湯陵西二里,成湯求雨之所。

《桐宮 》,在湯陵東,今名「大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