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8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建」 「取平易近民」 之義。

蒙古縣 按《縣志》在儒學後。

甘霖亭 按《縣志》,「在梅巖,知縣鍾化民禱雨立應。」

巢兵駐跡 ,按《縣志》,唐末黃巢兵禍,邑為最甚,殘破不可復理,遂遷而西。今豐樂山、鷓鴣山、萬全鄉石潭山、永樂鄉軍山,皆有黃巢駐兵之所。靜蛙池 ,按縣志,在水善鄉披雲閣下。宋馬廷鸞讀書於此,苦池多蛙聲,命判紙為枷,取一戲罪之,群遂不鳴。至今產其池者,皆白項無聲。仁壽樓 ,按縣志,在靜里鄉。提刑徐衡致仕,高宗書「仁者壽」 三大字賜之,因建是樓。

浮梁縣

新平廢縣 在新平、化鵬二鄉之間。唐武德置,開元復置。

南城 ,在昌江南。唐黃巢亂,令金日安徙民居以避之。

睦親院 在縣南十五里湖田。南唐時擇善田贍其族,里立院司之。今資福寺址。

監鎮廳 ,唐武德四年,置博易務。宋設景德鎮。監鎮在東南,後摧於水。嘉泰二年,姚守謙徙鎮西,屬鎮務。明罷之,設御廠。又宋、元有墩口務、界口務、勒功務。

唐李觀「讀書堂 」 在縣東五十里。

宋樞密《汪莊敏》宅 在南城。

宋參知政事辛簡穆宅 ,在南城最高山下。宋處士吳迂故宅 ,在郭家洲橫塘山下。進士莊 ,在縣治南。宋淳祐中置,元至正改建書院。

宋劉輝「讀書堂 」 在禪師山。

南樓 在新田,宋李氏建。

劍井 ,在清源觀,深五丈,形類劍。相傳晉藺真人卓劍處。

洞靈巖 在政新都,四洞皆空,朱晦翁常寓之地。

藍袍坑 在青峰山下。環抱寺前,狀類琵琶。《讖》云:「水打藍袍坑,朱紫滿街行。」 後程瑀果符其讖。醴泉坑 在雙峰寺側。

「墨池 」 宋狀元彭汝礪讀書處。

桃花源 :在梓舟山。石盤錯,水源深邃。元避兵亂,士夫多居於此。

棄金亭 黃龍光有詩。按《縣志》,「在顯教山麓河岸。鄭隆宦歸,有妻有金耳環,棄之於水,聞者就其地建亭。」

新昌城 ,按《縣志》:「在治東南昌江口之左,今顯教廢寺。唐開元四年置,天寶元年改浮梁。邑人閔文振有詩。」

德興縣

樂安廢縣 在縣東百里樂平鄉。銀城堡,漢靈帝時置,屬鄱陽郡,後孫權時徙安樂鄉,即今樂平縣。

銀城廢縣 在縣東銀冶堡。陳置,屬鄱陽郡。吳闡城 在縣南七里一都。漢吳芮居此地。有鑄印堆、淬劍池、走馬堤。宅園內有鳳凰臺、大小花山遺跡。昔建亭其上,今名「西兌山。」 宋忠定公張燾數世居之。

新營市 在二十三都。有宋中書舍人張樸「釣雪亭」 址,樞密徐師川故基。

瑞粟堂 在縣治內。宋紹興知縣石繼曾立,久廢。

《趙侯三師》原 在二十五都長樂,俗傳趙侯三師得道於此,至今壇墓猶存。

葛僊翁壇 在元妙觀前山。俗傳僊翁修煉所。黃巢坪 在三十八都,南山之顛,有坪焉。黃巢亂,居民於此避之。山下有小嶺,宋李華築室,延許尹為師,讀書其所。後師生皆登顯宦。

「平園 」 ,宋名賢遊宴之所,今逸其處。

朱砂谼 在六都。谼石槎牙罅間開出朱砂,今湮沒。

《鹿坡 》,在銀山下,張蒙逐鹿之地。

舒嘯亭 在縣治東雷山巔。旁有岩,名「香石岩」 ,岩有洞,名「黃龍洞」 ,石有天池,闊不越尋尺,不竭不溢。

聚遠樓 在縣治東南。宋熙寧間,余十隆建,久廢。

蘭舟亭 按《縣志》「在銀驛峰,去縣西南四十步,宋時邑人行樂之所,元廢。」

披雲亭 在縣北門外。禱雨得應,更名「志喜堂。」 肯堂 在縣南二里。宋宣和間,余斂持節江南,詔許歸侍,乃構堂於所居,曰「綵繡。」 乾道間,其子瀚復新之,更名曰「肯堂。」 久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