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8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餘仞根盤二十餘里,界都昌境,又曰狂山金輪山 ,按《縣志》在全保鄉,去城西北一百七十里。

斜坑嶺 按《縣志》:在永福鄉,去城西北一百九十里。根盤三十里,高峙百仞,峰巒層疊,瀑布飛流,林木蔭蘙,路繞危石清溪。錦雞,白鶴棲之,秋蘭生焉。

火峰山 按《縣志》在千秋鄉,去城一百九十里。危峰高聳,遠望如火,上有禪寺。

萬戶山 按《縣志》,「古名三台山,晉有道人過,謂此山當出萬戶侯,在里仁鄉。」

澹津湖 在城中央。一名市心湖。納一城水,由大龍、小龍二橋,經德化橋,穿城而出。鄱江雖淺,甚旱不竭。舊《志》云:「遶岸皆綠楊芙蕖,今間有之。」 元常福生建海會佛閣於大龍橋上,又西有鳳池橋。

東湖 在城東,又名督軍湖,秦番令吳芮習水戰處,有督軍臺,納風雨、薦福諸水。由德新橋出番江中浮洲寺內有十景:「孔廟、《松風》、顏亭、《荷雨》」 、「雙塔、《鈴音》」 、「新橋、《酒帘》」 、「洲上、百花、湖中、孤寺、薦福、茶煙」 、「雨堤、《柳色》、芝嶠晴雲」 、「松關暮雪。」 明萬曆二十年,知府楊際會建浮玉堂、弄珠軒於其上。西湖 :在蠙洲門外,內有放生池、東湖、王家水,漁人界以為業。

劉家塘 在城內,納東北潦水,穿城出江。鳳池 在澹湖西,古有其名。相傳洪武初,有取泥濬得一小臺磚甃,乃起磚,命工鑿視,得五石銅,亦不識其由。

茭池 在城內胡家橋西,納東北潦水穿城。懷蛟池 在府城南單。相傳有蛟五月五日於此競渡,號為懷蛟水。唐刺史張栖真嘗於此以《孝經》示訓,又名孝經潭。

白蓮池 在西隅右武坊,匯桃源山水。元總管段廷珪砌橋於右,後在胡忠臣祠內。

馬塘 在府城東北四里。唐刺史馬植鑿,因名。蠙洲 在城西。相傳唐時有大蚌產珠,因名。道汊湖 在懷德鄉。納諸水,南經小渡,達於鄱江。

螺螄洲 在城南鄱江之上流,岸夾汀也。俗傳洲長則鄱士登科者盛。

鄱江 在城南,一名長港。其源有二:一出洎山,合婺源,經德興、樂平而來;一出祁門婺源山,經浮梁而來,會於城東。環城而西,折北十餘里,分為二支,名雙港水。水落時有石梁橫亙,為兩岸過脈,俗呼「公母石。」 長港上自浮梁界至城東鄱江,逐段異名,漁人界之為業一十二所。

利池湖 在並堯山下流。內小湖六所。

北珠湖 在懷德鄉。內九所。

烏坽湖 自西南發源而來,出虯門入鄱湖,達於江。內六所。

大磊湖 在樂亭義感鄉。

桂湖 在懷德鄉。受諸水逕小渡,達於鄱江內二十三所。

孔目湖 在懷德鄉。東納大渡支流,西經南湖,會於鄱江。內八所。

官橋坽 在新興鄉。納諸水,西經大渡達於鄱江,內二十一所。

沙隔湖 在新興鄉。東由浮浪蕩大渡水,西經沙湖達於鄱內,四十一所。

角尾湖 在懷德鄉。東自溫鄉湖,納大渡港支流,西經長腰湖達於鄱內三十一所。

大雷湖 在文北鄉。合諸水逕大渡港,達於鄱江,內一十九所。

灌塘湖 在文北鄉。由西溪坽納鄱江支流,西入鄱江內三十六所。

方家湖 在文北鄉。東納鄱江支流,西經大坑坽,復入鄱江。內十七所。

陶家湖 在文北鄉。納諸湖水,南經道港州,達於鄱江。內十三所。

白水湖 在文北鄉。合由源小港諸水,北入鄱江。內二十六所。

白汀港 在文北鄉。東接餘干溪流西入鄱陽湖。內二十所。

新開湖 在文南鄉。南接白家汀,北會於鄱江。內七所。

獺湖 在文南鄉,納諸水,受鄱江支流,會於鄱江。內八所。

楓木湖 :在懷德鄉。納各汊支流。復入游渡、苦竹二港內四十三所。

苦竹溝 在懷德鄉,接餘干支溪流南會於游渡。內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