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8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皇清順治二年,悉遭兵火。康熙五年,知縣蕭蘊樞鼎

建大堂扁曰「具瞻」 ,并建捕衙于右側。其左右房舍,康熙九年,知縣王臨元造。

布政司行署 在西隅

九江道行署 在治東

府館 在西隅

公館 在景德鎮。司道每遇起運。

御器暫住。

桃樹巡檢司 因元名,舊在縣南五十步,元遷桃樹鎮,即今桃樹嶺村,今在大惟勒工市。明洪武三年,巡檢馬良建,後司廢址存。萬曆四十一年,知縣馬鳴起重修。

倉 宋設鼓樓內,明在溪南顯教寺址。景泰四年,建一百一十三廒,以徵兌糧。後因本縣米少,出外買交,民苦弊多,遂廢。

預備倉 。宋設常惠倉于能仁寺。淳祐吳泳循環斂散。元有義倉、社倉。明洪武辛未,高銘建東倉於上西,南昌於鎮市,西倉於彭村,北倉於侈溪,舉鄉之冨戶司之。正統辛酉,御史薛璉奉命積穀,增置坊市倉並各倉廒,年久俱廢,惟存坊市南坊。嘉靖二十一年,汪宗伊乃重葺坊市南倉,鼎建東、西、北倉于故址。三十四年,黃森以坊市倉在溪東,不便視守,移之西隅西塔廢寺地。萬曆二十九年,楊廷槐增新倉於旁。三十三年,周起元增設十廒,地俱寺基。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婁維嵩鑒「採買之苦,力請上臺。」

徵收本色,於舊倉地建造倉廒四十間,扁其堂曰「民力普存」 、官收官解,民甚便之。

漕兌倉 在省城廣運門下。明萬曆三十四年建。時本縣知縣周起元新調南昌市地,督工料理精密。倉視他邑更壯固可久。其設處倉費,則知縣錢中選。

皇清康熙四年燬。十年,知縣王臨元鼎建官廳一所。

倉廒三十六間,又前建「望江樓」 一所,并倉前店屋十間,周圍砌牆完備,一切木料工役,皆係縣間料理,裝載至省,費用少而功蚤竣,煥然一新,比前更加精固弘麗。

養濟院 在西門田西關。

漏澤園 在溪東雲峰寺側。

德興縣治 在北隅。南唐昇元二年始建。宋乾道九年,主簿黃迥增修。政和六年,知縣黃誠創譙樓,邑人汪藻記。元季兵燬,明洪武四年,知縣辜皋始闢草萊,建廨宇,董仲可記。宣德五年,蘇賑重修。後吳繹思、劉杞、趙德剛、劉秉仁、金梧相繼增飾,自是屢圮。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鄭士樟重修。

「九江道 」 原在治南,舊監稅廳址。

布政司分司 在治南舊長慶寺址,今俱燬。白沙巡檢司 在縣東十二都。宋元豐二年,始置為寨,管本縣及開、婺界,校閱土軍,以防盜賊,設倉貯米給之。元季兵燬。明洪武五年,巡檢許德成始建廨宇。

陰陽學 在東隅,今燬。

醫學 在縣治右

僧會司

道會司 在元妙觀

存留倉 在縣治內

預備倉 舊在南門外,明嘉靖間改建縣治內。社倉 在報德寺前。

老人倉 在四都上街

漕兌倉 在省城蓼洲頭,明萬曆四十年建,後燬。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鄭士樟重建。十五年,知縣徐叔

雅修葺

養濟院 在縣北門

漏澤園 在後市山東門外。

安仁縣治 在玉真山阿錦溪之上。自晉以來,興廢不一。宋端拱元年,復置縣。元壬辰,燬於兵。明時,知縣徐暹建。洪武甲辰,知縣李琛修葺之。永樂丙申,洪水暴作,廳堂門宇蕩然傾圮,惟存庫與東西司房而已。宣德庚戌,知縣梁瑤重建。正統辛酉,知縣項備改創鼓樓及廨宇。天順中,知縣李恆鼎新後堂。弘治間,知縣沈光重建。正德六年,姚源兵變,通邑焚燬殆盡。知縣薛球建,明季兵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李一元重建隨圮。康熙五年知。

縣程瀚重修,尋兵燬。十五年,知縣侯弘基建內衙、吏舍、儀門,規模大備。

布政司 在舊城隍廟基。

兵備道 在皇華亭舊址。

府館 在玉真山,俱久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