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2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太平巖 在縣東常清觀後。有石竈、石人、水臺、竹橋之勝。

羅經石 在縣治東簾幕嶂前。石上隱然具「子午」 篆文,故里人多習形家言。

蓮花山 :在縣治東一百四十里有奇。舊傳文丞相駐兵處。累石為城,基猶存。

崖石山 在縣治東一百四十里。有奇文丞相屯兵處,後有登者獲寶劎以歸。「橫石 」 在縣治南五里餘,橫於江中,長數丈,巨浸不沒,狀如倒笏,朝揖縣治。

羊山 在縣西十五里。土人改呼為「陽。」 邑令盧宁則謂山以羊名,象形也。稽諸《地讖》,尤不誣焉。以「陽」 易之,殊為失真,仍舊稱。

玉山 ,在縣西十五里,視眾山獨高。

疊山 在縣西四十里。山有社石,狀如龜然。瑤岡 在縣北一里。上平曠,立有壇壝義塚。赤岡 在縣北三里。上建演武亭。

池源山 ,在縣北三十里池口。上有南北二峽,二十六坎,深閟幽隱,疑為神物所居。

寶石 在縣北五十里。其石端圓,不生草木。《石人 》:在縣北八十里,有小石如冠,類人立,分支為秦娥峰。相傳女娥來自楚,得道能行風雨。既卒,人因立廟祀焉。廟有東西二井,下有曬衣石,衣影尚存,名人題詠甚多。

任山 ,在縣北一百里,面對九老峰。

覆笥山 在縣北一百七十里。東望金精,西望芙蓉,北接青原,南瞰章貢,為一邑群山之宗。盧公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峰入雲表,與覆笥爭雄。俗名「蜈蚣」 ,不雅,因邑令盧公宁得民,遂易今名。

東龕巖 在縣東北二十里,舊為鍾令公紹京讀書處,巖前有石截焉,中分上有飛泉百尺,下垂如練,兩旁壁立不可徑,水流石罅間,下通小舟,巖中可坐數十人。面一峰,奇峭如筍,怪松異卉交其上,一石如舫倚其旁。巖水由靈湖來,有巨鯉帶銅環,傳為令公所養,值旱,禱雨輒應。方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山分四面,上有仰湖,旱不涸。旁有巖,或以為仙靈窟宅,故里人祀焉。榴岡 ,在縣西南二百武。上有翫翠亭,今廢。其下有曲澗,水石錚然有聲。

上洛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上有石墨,可書。「朱家山 」 ,在衣錦鄉縣東八十里。山木繁陰,高不可測。相傳有石穴,僊鬼棲憑。蓋以昔紅巾賊倡亂此山之故,人不敢登。

大烏山 寶城鄉。登嶺遠眺,吉州宛然在目。峰上有祖師殿,殿後二井名「風洞」 、「雨洞」 ,其深不測。隔山有竹管洞,水源出廬陵。

萬磜山 寶城鄉。環山皆石磜,下積水成湖,時或風雨變態,其中秀峰特出,編橋渡而登之,遙聞城市鬨聲,人號「萬磜龍湖。」 白石山 寶城鄉。山下有清風亭、方石泉。包家山 在衣錦鄉,上有石窟,曰透龍窟。天欲雨則雲氣上騰,至嚴冬熱氣突出。

金斗山 在縣東十五里。巨石巉巖,峰巒列障,縣東之巨鎮。上有祖師殿,有上中下三巖,為盧公塑盧禪像於此,今俱廢。

《西山 》西門外城西一派山,皆石骨,疊巒獻秀,為縣纏玉山。

筆架山 按:《一統志》「東龕十景」 之一,去縣東北二十里。

大嶺山 在衣錦鄉《閭團都》縣東一百八十里。東界寧都山高十里,險峻似蠶叢,百姓巢棲於其上,居民朴野,有老死不入城市者。明萬曆間,因亂民跳梁,前邑令海瑞曾入山招撫之。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知縣黃惟桂丈田親登山頂,百

姓跪求遺筆,隨大書石壁曰:「山險心平。」

黃峰山 太平鄉治西北,上有「朝陽巖。」

九老峰 在任山前。九峰相連,皆向任山。石筍峰 ,《東龕十景》之一。

佛嶺 上有石仙,其石七孔,以香置一孔,諸孔煙皆騰起。

花嶺 ,在縣東三十餘里。其峰最秀麗,四面尖圓,形家以為「木星。」

君子嶺 在縣西,與秦娥峰對。山頂多奇石,可供翫賞。《讖語》云:「君子對秦娥,金銀堆百籮。」 大鑊嶺 去寧都大路過此,兩面峻絕崖石諸山在此過峽。

蕭公嶺 衣錦鄉以「蕭」 姓得名。

「試劍石 」 、《石舫》《東龕十景》之二

分龍石 衣錦鄉雩興之岐石形突起,如二龍對臥,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