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2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流至楊林橋,合石陂、小江水,至官陂、土塘陂、潭埠橋入蜀江,蓋勞松下鄰團之利也。

壑湖 在柘湖。地極卑下,四周田百餘畝。春夏多澇,栽插後,時秋雨少,間悉成焦壤,里人以為憂。有甘棠者,因其窪,出己田六畝,開為湖。由是澇有洩,旱有灌,西成可望,人甚便之。

官陂 水,出上茆岡龍王洞,流至楊林院黃泥塅,合石陂水,蔭田五頃,利亦溥。出潭埠橋入蜀江。

土塘陂 即官陂之下流也,蔭田二頃。

篠頭陂 ,源出黃村普潤泉,流入石瞰山,至石埠淋陂,合元豐橋水,蔭田四頃,出山湖橋入蜀江。

小境陂 水接全安下黃岡陂,亦里山泉也。蔭田二頃,在地名「橋堎」 ,下出石井橋入蜀江。里山小泉 在上港桃源山下。上有泉孔,經印塘下出,蔭田十頃,流入落鞍港。

「大造塘 」 ,土名「塘上」 ,方廣二十畝,在山坎下蓄水。《古志》止五畝,意者有人占之,故報少耳。今屬田北王家,修築養魚蔭田二頃餘。

小石塘 ,土名「橫坑」,有泉方廣四畝,出虎檻橋利山。「小泉 」,王姓修築南陂,源落至石山廟口。「桶楻泉 」,土名田流槐柱嶺、香爐山沖尾泉眼方丈餘,出王姓田,流甚大。一路水道經土山石山之山腳,高坎古開,有深石水圳三里餘,流入槐柱坑,蔭田二百餘畝屬田北下王姓泉塘, 土名「王家堎」下,方廣十畝,流出南港,里老已迷其故處。

赤塘 土名「桃源山。」 下有小泉,方廣五尺,在泉塘之上,發源里山,泉下流出小境山。

印塘 ,地名塘上。按舊傳,塘內有石如印,故名。旁有石人,土民因石人聚小鳥啄魚稻,故去之。有印尚存,今湮為田。有石橋,出小水入南港。或云此地前有顯者,以石人在故也。

石曹坑水 水出宜春山,即《舊志》謂乾陀嶺發源者是也。其流甚長,灌田亦廣。由永平後塘至離婁橋入大江。《古志》謂紫府口,疑即洪口也。黃土陂 舊名院前陂。

小水陂 二陂接石曹坑之水,中有水碓,下流至永平團鄱官陂,復入益樂至斬陂,灌田五頃。斬陂 上接永平鄱官陂之水,蔭本團及百歲界田共百餘畝。

陰陂 ,土名「芒頭」 ,接斬陂之水,流至離婁橋洪口入蜀江。

《清溪泉 》泉出宜春清溪嶺下,可通小舟,溉田百餘頃,故以「潤」 名。今攷之,泉在山下,水入鄱官陂,合曹坑之水,至離婁橋入江,則可通小舟之語,應在橋之下。然亦春漲有之,未必謂泉之側也。

帶源洞水 在篛坑,有泉自孔出,分流三支,中有中江塅,左至仇家門首,右至鍾家屋後,共蔭田三頃,故號為「仇湖莊。」

丘郎陂 接益樂鄱官陂之水,灌田計二頃,復流入益樂斬陂,通連橋義江,古名丘浪,今俗呼為「郎」 ,亦音字相近也。

鄱官陂 在益樂、永平相交界上。蓋益樂地狹,橫貫益樂,故陂屬兩處也。

「界塘 」 方廣三畝,有泉孔,灌田一頃,其流入郎陂。

菰塘 方廣三畝有零,受諸山之水,灌田一頃,下通義江黃土陂。

三師塘 ,方廣三畝,灌田一頃餘,近浮樓嶺。「利塘 」 ,方廣四畝,有泉孔,灌田一頃餘,至社村山界。

清口塘 方廣一畝,灌田五十畝,下流至欽仁石陂洪口入蜀江。

小吉塘 方廣二畝,灌田五十畝,其流入郎陂,蟾塘 方廣一十八畝,有孔,灌田至社林壇下,計一頃,餘皆黃姓下族者。業源流入交濟橋。林塘 方廣八十四畝,蔭田三頃八十畝,入欽仁界,今亦產蓮藕。

社林陂 ,其源即萬載浮樓嶺所發者,經斗門陳家陂崩石界下,東流至陂,灌田三頃。

陰陂 受益樂之水灌溉至義江計三頃,流至後塘團黃土陂入離婁橋。

土陂  楊林陂

板陂 以上三陂,亦受離婁橋之水也。蔭田至榨前埠籠內西田社山下,計二頃。

東陂 受後塘蚊壙水灌田,至五聖廟背,出義江。

左金塘 方廣八畝,無泉,灌田至早禾埠一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