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2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宋紹聖間,守袁,有德政,民立祠祀之,後移仰山分宜縣。

社稷壇 邑治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 東門外。

邑厲壇 在東門外

鄉厲壇 三十五所,在各鄉都。

五穀壇 三十五所,在各鄉都。

城隍廟 「邑治西四十步。」

「仰山行祠 」 在鈐岡之巔。

諸賢祠 祀「名宦:宋郎簡、王揆、過輔、謝諤、許及之、明張仁、戴備訥、陳繼宗、周瑛、吳江吳㻞、莫立之、曹忠、吳蘭、應昌、夏思義、李藩、曲入繩。《鄉賢》:漢陳重、唐盧肇、宋孫億、趙若燭、趙杞材。明劉仲質、黃子澄、嚴孟衡、李香、袁怡、宋希堯。」

歐陽學士祠 祀元歐陽元。

陳重祠 在邑北陳雷里。

耽江水府廟 邑東五里。世傳土人李公者,歿為水府神,託夢邑令,立祠祀之。

黃太常祠 在縣治西新街巷內。明正德中,祀太常黃子澄。

萍鄉縣

社稷壇 在縣西門外三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東接官亭之左。邑厲壇 在治北。

五穀壇 一百二十七所,在各里。

鄉厲壇 一百二十七所在各里。

城隍廟 :在縣治西一百五十步。

楚昭王廟 在縣北七十里同唐里楚山之下。昔楚昭王引兵駐此山上,後人為之立廟。山勢挺拔,無水供爨。鄉人祈禱,持斗水以自給。忽一夕風雨,廟徙山下。

關王廟 在東門左蘇家山中。

聖岡廟 在縣東五十里。名「教里。」 即甘卓之廟也。

冊岡廟 在縣南十里崇賢里。潘徽、羅藪、傅康皆本里人。晉末大亂,結為兄弟,率民以禦寇,民賴其惠。歿後立廟祀之。

天符廟 一在縣南二里許山上,邑人呼為「高山廟。」 其山屹立,頂上有井。晉太和間,民間多疫,乞水於井,俱獲安愈。邑人蕭居齋立祠祀之。韓滸廟 在清教里,去縣東十五里。世傳將軍戰國時人,後人立祠祀之。

烏岡廟 在仙居里內。奉仰、山二神。

王子廟 在邑治西,即定王子宜春侯成。東嶽廟 舊在西門外,晉永和二年,居民李泉建。

敷潭龍王廟 在安樂鄉萍實里。相傳,昔有兄弟三人結庵修真於此峰巔。忽一日隱然而去,雲霧滿天,風雨晦冥,徙庵於平陸,析而為三,各著靈異。其一在澤馬,號德勝龍王。又一在流源,號雞潭龍王。又一在敷潭,號「惠澤龍王。」

濂溪祠 在縣東蘆溪鎮。祀宋周茂叔。

鄭公祠 宋知縣鄭強有惠政,民立祠祀之。《萬載縣》。

社稷壇 在治西二里許。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治南二里。

邑厲壇 在治北廂外楊桐岡。

「里社五穀壇 」 二十四所在懷舊等鄉。

「鄉厲壇 」 二十四所,在懷舊等鄉各里。

真君壇 在縣西二十五里,地名岱源。世傳唐時有十二真君集於山下,講論道法,因名其地曰「過講。」 後鄉人立祠於山之絕頂,以為祈禱之所。

三皇廟 在按察分司後。元季兵燬,明洪武三年重建,二十七年廢。

十王廟 在縣治後。宋嘉定年間建,久廢。城隍廟 在治東集賢坊。明洪武三年建,永樂間被燬。正統、景泰、弘治間相次修建。

關王廟 舊在雙虹橋,久廢。後改為靜安寺,前為「護法。」 明崇禎六年重修。

關王廟 :在城隍廟前。康熙六年建立。十四年重修。

孚惠廟 在縣東北。順治年間重修。

天符廟 在邑西。元延祐間建。元季兵燬,明洪武三年重建,嘉靖四年被燬,崇禎間重修。南浦廟 在大南關下。

何家巷廟 在南興賢坊。

五顯廟 在縣治左。元至正中建。元季兵燬,明洪武四年重建。

便民倉廟 在邑北石頭山上。

濠洮廟 在縣城外龍河渡北。張、劉二姓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