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2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袁州府風俗考        府志

本府

《隋書地理志》:「江南火耕水耨,食魚與稻,以漁獵為業,雖無蓄積,亦無饑餒。其俗信巫鬼,好淫祀,君子善居室,小人勤耕稼。」

羅秀序「山高水清。好尚儒雅,有豪傑之士。」 韓愈《謝表》:「賦稅及時,閭里無事。」

《杜氏通典》藝文儒術為盛。

《輿地志》:「事簡民醇。」

《寰宇記》:「風土爽塏,山川特秀,家給人足,多尚黃老清淨之教。」

黃庭堅《道院賦》:「士夫秀而文,細民險而健。」 《汪應辰序》:「土俗愿樸。」

阮閱《無訟堂記》:「士力學,知廉恥。民樂耕,好儉嗇。」 張九成《袁州學記》:「儒風之盛,甲於江右。」

宜春縣

其民二男三女,其穀宜稻,

講誦為業,士尚《氣節》。

士人並好經學,諷誦之聲,有若齊、魯。

《故家遺俗》皆知,尚氣節,畏清議。

《禨鬼》之俗,習而未變。凡有疾病,多聽於巫門設符籙,術行禁架。

重去其鄉,不習商賈業。

元旦行獻歲禮,尚慶賀人日俗呼「上七。」 食羹湯畢,農事,農工士習士業。

上元張燈,家設酒茗,極絲竹管絃之樂,明末為盛。

清明於墳頭,掛紙錢拜掃。

五月五日早,設「開聾酒」 ,具角黍,門懸蒲艾,舟人競渡為戲。

中元祀先祖,焚冥資,僧寺多設「盂蘭會。」

臘月二十四日,俗曰「小年重祀竈。」 除夕守歲飲屠蘇酒,放爆竹、擊鼓、鳴鑼,以待雞鳴,曰「迎歲。」

分宜縣:按分宜風俗與宜春同。

萍鄉縣

士知廉恥,不撓邑政。「民務農桑,輸賦以時,壤沃而闢,民夥而富。」

風俗近古

《刁梗之風》雖戢,《匪僻之心》猶存。

萬載縣:按萬載風俗與宜春同。

袁州府祠廟考一       府志

本府。宜春縣附郭。

社稷壇 在西門外街北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東門外街南一里。厲壇 在北門外二里。

五穀壇 計一百三十六所,在各里。

鄉厲壇 一百三十六所:

城隍廟 在宜陽門內,報恩寺左。

仰山古廟 縣治南六十里。仰山獺徑潭之側。昔有邑人徐璠,舟行至大孤山,有二蕭生云居宜春仰山,遂同載而歸。至浦東告別,期至石橋相訪。後徐至其處,見二龍,乃知為仰山神,立廟祀之。

仰山正廟 縣治南三十里,地名「堵田。」 唐會昌間建,元重修。

仰山行祠 。在宜春臺上。宋建炎二年,金兵至城,見黃衣白馬往來雉堞間,賊駭異而走。紹興間,遂立行祠。

關帝廟 ,在宜春臺下二十步。

龍王廟 即報功祠,治西七里。唐李將順於此疏陂水入城,民利之,遂立廟以祀。明正德九年重修。

三賢祠 府廳左,明洪武間建,祀皋陶張釋之、于定國《三賢》。

韓文公祠 宋時建於府學講堂西,以李翱、皇甫湜、盧肇、鄭谷配,明末圮。

皇清康熙己酉,知府李芳春重修。

五賢祠 即「秀江書院。」 祀宋先賢周惇頤、程顥、程頤、朱熹、張栻。明萬曆間建,後毀。

李衛公祠 在城西北五里化成巖之側。祀唐李德裕。

袁高士祠 即「高士書院。」 祀鄉賢袁京。

袁天罡祠 在譙樓上

都官祠 在城北七里。祀唐都官郎中鄭谷,今毀。

王待制祠 。在縣治東南宜春臺下。待制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