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6 (1700-1725).djvu/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化庚寅,知縣王輿重建明倫堂,增築露臺。戊戌,知縣張超修兩廡塑像併祭品。弘治辛亥,知縣吳浚建大成殿,移創號房於廟之左。嘉靖中,建敬一亭、「啟聖祠。」 萬曆六年,知縣陳履建文峰「三塔。」

皇清順治十二年,署縣事通判韓範、教諭周有亮及

士民捐貲重建

傳貽書院 在縣治東二百步。宋輔廣號慶源先生講學之所,文及翁《記》,屢經興廢,遺址尚存。白社書院 在石人涇。元衛富益教授講學處,今廢。

綠槐書院 在石門鎮東三里。王龍溪之裔分栖於此。

社學 一在城西,四在各鎮常平倉側。明弘治四年,知縣吳浚重建城隍廟東。

學田 新舊共八十五畝九分六釐三毫。平湖縣儒學 在縣東二百五十步,瀕當湖。明宣德五年,吏部員外郎李亨相宅初構講堂,越四年,縣丞孫華建。

文廟《禮》召義民陸珪、并大姓沈氏、共建大成殿東。

西廡各五間。天順六年,知縣張寧重建明倫堂三間,在大成殿西。兩齋各三間,前為儀門三間,又前稍東為儒學門。成化十年,知縣郝文傑於大成殿前建戟門五間,前建櫺星門三間,內左為鄉賢祠,右為名宦祠。嘉靖十六年,知縣黎循典葺啟聖祠,併建敬一亭,奉勒御製石碑七座。三十二年,學門傾圮,教諭韋鑾即其址建「魁星樓」 三間。三十九年,知縣陳一謙建「義米倉」 廒二間,在儀門內左。

崇文書院 明嘉靖間,知縣陳一謙立,即「報功祠」 ,今廢。

介庵書院 在治東南案山上。總督胡宗憲為陸淞建。

天心書院 在舊帶後,為「陸氏義塾。」

社學 一在城;四在各鎮常平倉側。

學田 新舊共五百六十五畝二分八釐六毫。桐鄉縣儒學 在縣治東北一里許。明宣德五年,巡撫胡概、太守齊政卜地得「徐進為宋文思院徐公所居」遺址,眾水匯合,形如半璧。乃檄知縣趙中始築外垣,建明倫堂。至知縣范宣、田玉、梁敬相繼增建,其制乃備。嘉靖中,建敬一亭、啟聖祠。四十二年,義民沈捐金建「尊經閣」;知縣曾士彥建「文昌祠」、「文奎閣。」

皇清康熙六年,教諭閔圻申重建「明倫堂」五間十五。

年,知縣徐秉元同教諭馮勸募修廟廡門前牆。正心書院 在惠雲寺西南隅。明崇禎十四年建。

社學三所 一在縣西門外,一在玉溪鎮、一在青鎮東柵。明正德二年,邑令張綏建,基地猶存。學田 新舊共四百一十一畝八分四釐。

嘉興府戶口考        府志

府總

原額人丁五十六萬六千一百九。順治十八年,奉憲查照《新定賦役全書》額編,丁口徭銀照均田均里事例,將丁口每里均攤,責令里長照正糧徵輸。

嘉興縣

原額《戶口人丁》一十五萬三千七百三十四;徵丁銀五千九百七十四兩一錢二分五釐,徵口銀九百二十兩八錢九分八釐。

秀水縣

原額《戶口人丁》一十一萬一百九十;徵丁銀四千三百四十一兩三錢三分六釐,徵口銀三百六十五兩五錢六分。

嘉善縣

原額《戶口人丁》一十一萬八百七十八;徵丁銀二千八百五十六兩五錢八分八釐,徵米一百五十六石四斗三升二合二勺;徵口銀二千六百二十一兩二錢四分九釐,徵米四百六十一石四斗八升七合五勺。

海鹽縣

原額《人丁》四萬六千六百五十九,徵丁銀三千五百十六兩一錢六分八釐。徵米二百四十三石二斗九升五合。

按《縣志》,康熙四年清出人丁三百九十一丁口并原額共四萬七千五十丁口。

石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