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6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名「智遠院」 ,為天寧寺下院。明嘉靖間倭燬,崇禎中復建。

靈源寺 ,即期堂寺,在王店鎮,元至正二年,學士王㫤捨宅建。智覺寺 ,在城南二十里,宋建。

元真道院 舊在靈光坊,元至正間建,明嘉靖間為勢家所得。今移東城外北板坊。

玉樞道院 在城東北二里,俗呼「天尊閣。」 元至正己酉,里人張道貞捨宅建。明永樂元年重修。嘉靖甲子殿燬,萬曆丙子再修。

鬱秀道院 在城東一里。宋咸淳三年,道士劉一清創於由拳里。元至正丁未,燬於兵。明永樂乙酉,道士沈野雲徙建白苧里。萬曆癸巳夏燬重建。

清真道院 在城東南二里。宋咸淳三年,經歷王仲堅捨地建。明永樂、洪熙中重修。

太古道院 在城東北三里。元至正庚寅建。明永樂元年重建。成化壬辰修。

崇真道院 在城東四里。宋宣和年建。元末兵燹,明洪武二年重建。嘉靖甲寅倭燬,庚申復建。萬曆間修,改名「聖帝觀。」

皇清順治十六年,建「古聖樓」、「關帝廟。」

元真觀 在王店鎮。元至正間,徐善興捨宅建。明嘉靖年修,俗名「南聖宮。」

樂善庵 在里仁十都,舊名「鮑塔院。」 宋臨江守鮑廉死節瘞骨處。明嘉靖間,倭燬。萬曆中,太學胡日華捐貲復建,更今名。

慈竹庵 在白苧十五都。宙字圩。明萬曆中,僧道慧參訪歸,建庵奉母。沈思孝嘉其孝,因名。蓮社庵 在城東南鹽倉坊,僧廣栻建。栻本吳氏子,性至孝,事父母考終,遂捨宅為禪庵,顏曰「蓮社」 ,有「棄家依白業,結社種青蓮」 句。明萬曆中改建。

「真如教寺 在城南四里。唐至德二年立。大中十年,裴相休捨宅為寺,後改為正德院。」 明洪武辛未定為教寺。寺有雲峰井、長水塔、清輝堂、彩雲橋、柏屏、龍槐、石梅、纓絡松諸景。

景德禪寺 在城西三里。寺基舊為白龍潭,凡遇風濤,不利舟楫。天晴時有白光三道。唐僧行雲積土填潭,樹三寶塔鎮之,因作寺,以龍神護法。吳越錢氏賜名「保安。」 宋景德間,改景德院。宣和中燬於寇。大觀年重建,復為十方禪剎。明洪武十五年定今額。

本覺禪寺 在城西二十七里,古檇李亭地,舊名報本禪院。宋熙寧間,東坡與文長老善,嘗三過此,輒留詩。宣和間,改為神霄玉清萬壽宮。建炎初,復舊額。明洪武初,定為禪寺。萬曆甲申,守龔勉葺三過堂,祀蘇公。

福善寺 在城西三十里濮院鎮。元至正二年,巨姓濮鑑捨宅為寺。

能仁教寺 在城西二十七里新城市。舊名福業院。唐會昌五年廢,大中二年復建。五代開運乙巳,改報國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承天院。政和七年改能仁院。明洪武二十四年定為教寺。東禪講寺 在城北二十里。宋元祐間建,明洪武初重修。宣德間奏聞,賜額。隆慶中建「法雲堂」 ,藏諸經板刻。

栖真禪寺 在城東二十七里。宋開寶二年建。元末紅巾賊燬,明洪武初重建。

保安講寺 在城北五十里,舊為通聖蘭若,在北秋原。東。晉里人卜本常捨地,雪巢法師創建。唐至德間,改為保安禪院。會昌五年廢,大中元年重建。宋乾道七年,僧普誠修請額,升為講寺。元末兵燹,斷碑尚存,復建。明洪武初復舊額。成弘間重建。

營泉寺 在城西南辰字圩,宋景定元年建。元末兵燬,明洪武戊申重建。嘉靖甲寅倭燬,崇禎癸酉重建。

元寧觀 在城北楊舍,元至正二年建。明萬曆間修。

小武當 在東禪寺南一里。舊名「南溪真武祠。」 元延祐間建,明景泰時修。隆慶年鑿池疊石,建觀音殿於山巔,復築土山於聖帝殿後。

純真道院 在王江涇鎮。

福德道院 在新城鎮。宋咸淳二年,里人楊百六捨地,道士李嘯雲建。

雨金嶽宮 :在新城鎮。汴人翁嵐避地新溪,建東嶽行宮,扁山門曰「雨金勝地。」 更宋歷元,燬於兵燹。明洪武甲子,裔孫翁可立重建。

南涇道院 在城西南五十里秀涇之南。元至元丙戌,里人張全真建。吳興趙孟頫《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