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6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海口巡檢司 明洪武初,建縣東門外。十九年,以徙砂腰村縣東北一十八里。巡檢一人,司吏一人,印曰「海口巡檢司印。」 汰存弓兵,同澉浦鎮司。堡高一丈五尺,周一百八十丈,東西各有門,教場一。宋制,沿海闊遠處置巡檢一人,掌巡邏稽察事。元制,州縣設巡檢司巡檢一人。今澉浦鎮安德橋側有宋巡檢廨舊址。東浦有巡檢營基。蓋澉浦司仍宋舊,海口司之初設,東門,亦仍元舊也。

布政分司 在縣南一百五十步。明正統七年,倭寇乍浦,敕浙江參政一員,提督海道而設。嘉靖三十五年,改為浙西參將府。

皇清順治二年,燬於「兵。」

按察分司 在布政分司之街西。舊在縣東一十步,明洪武十七年,改為縣治。二十一年,知縣郎時翔復建於縣西南一百五十步。

府館 在縣西惠人橋巷內。

公館 在府館右,今廢。

海塘公館 在東門外,海塘出海,觀音廟北。廣儲倉 在縣西安仁橋南。明洪武十九年,指揮周鑑建,以儲軍糧。

常積倉 在澉浦城東門。明洪武二十二年,千戶孫信建。初並衛職領之。正統二年,始隸縣「便民倉 。」 明正統四年,設於縣郊外。嘉靖三十三年,移置西門內。萬曆三十七年,知縣喬拱璧增修。倉廒一百六十一楹,如縣里數。

預備倉 元名「際留倉」 ,在南水門內。洪武二十二年建,今廢。

開濟倉 在縣西北十里。

常平倉 四所「一璵城,一澉浦,一茶院,一白馬廟。」

鹽倉 在鮑郎、海砂二場。

養濟院 「在治東門外一里。明洪武中,知縣王文建。嘉靖中移東門東北濠上。」

漏澤園 南北郊各一,西郊三。按《縣志》復有捨田為義塚者。康熙十一年,奉巡撫都察院范憲行瘞埋暴露棺骸,本縣知縣張公素仁捐俸買地二畝二分,庠生石楷捨捐一十二畝五分,里民儲廷璣捨捐二畝九分零,廣立孝阡。

石門縣治 後。晉天福中始建於義和市。宋建炎初燬,黃令楊重建。明洪武至萬曆間,數燬數建。及萬曆末,藥庫失火,陳令心得熸焉,胥吏多死者。天啟辛酉,陳令宗湯鳩工重建。正堂三間三軒,蔡令貴易榜曰「崇德堂」 ,靳令一派立題名碑於左。天啟間因火重建,額曰「作新堂。」 康熙十五年又圮。中堂在正堂後,宋黃令元直建,元廢。明正統中焦令寬重建。萬曆甲辰,徐令穆榜曰「四知堂。」 天啟間重建。順治十年,陳令邦寄修,額曰「敬事堂。」 後堂在中堂後三間,宋令黃元直建,元廢。明弘治中湯沐重建。天啟間陳令宗湯又重建。庫在後堂東北。嘉靖中劉令宗武建,甃石為城,中屋三間,萬曆己丑燬。辛卯王令述古重建,增建銀房三間。令衙在後堂後。明弘治間,湯令沐重建。嘉靖劉令宗武改建重門堂軒,東西書室、寢樓。樓後築土山,自為記。復於衙外巷北買地一畝四分零六毫,築土山,樹竹木,為縣治枕云。康熙癸丑,杜令森改建堂軒,額曰「勿欺」 也。其西園一區久蕪。萬曆辛丑,陳令允堅闢草萊,樹桃、李、竹柏楊柳,中結四桂為亭,頗成燕居之勝。甲辰徐令穆榜桂亭曰「臥月」 東書室圮。徐重建西書室圮。丁未靳令一派重建,榜「思過軒。」 順治間,謝令元瀛更曰「相在軒。」 康熙癸丑,勿欺堂不戒於火,杜令森復修治。甲寅署邑務嘉興府同知玉田張作礪額曰:「敬思堂。」 六曹房在甬道,東西各九間,架閣、課程、承發附儀門在甬道前。各三間。東西收銀房各二間。延賓館在儀門外。東三間,嘉靖劉令宗武改建。萬曆初蔡令貴易榜曰「君子堂」 ,尋圮。杜令森重建,扁曰「聞喜堂。」 土地祠在延賓館南三間。儀仗庫在祠東。萬曆己丑俱燬。辛卯王令述古重建。吏廨在儀門外,南北相對各十二間。獄在吏廨北。門二間。堂三間。東西監房各三間,蔡令貴易於獄南,另建女監二間,今全圮。譙樓在儀門前。宋嘉定初建,元廢。明洪武初重建,成化中燬。今重建門三間,旌善、申明兩亭,東西各三間。榜廊在亭南。照屏舊以木為門,萬曆初,蔡令貴易甃磚為牆,以東西路窄,仍換沈廉訪泰興地,闢增木柵,以闌出入。縣丞署 在庫東。嘉靖中,劉令宗武改建。隆慶初,陳丞文舉增修。萬曆初,王丞聘已改建。主簿署 在正堂西。嘉靖宗武增建。隆慶初年,主簿王禴增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