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6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東南至餘杭縣,一百一十里。以四十五里獨松嶺為界。

西南至寧國縣界一百二十里,以下峴山為界。東北至長興縣四十三里,以梅溪鄉大嶺為界。西北至廣德州界四十一里,以五嶺為界。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孝豐縣

州西七十里為「孝豐」 ,東至武康縣界三十里,以菱湖嶺為界。

西至江南廣德州界四十里,以「苦峴山」 為界。南至杭州府臨安縣界六十里,以「烏山關」 為界。北至安吉州界四十里,以「沿干」 為界。

東南至餘杭縣界三十里,以幽嶺為界。

西南至於潛縣界三十里,以「郎採關」 為界。東北至安吉州界二十五里,以穆王城為界。西北至廣德州界七十里,以金雞嶺為界。

形勝附

本府。烏程、歸安二縣附郭。

吳孫皓詔:「今吳郡、陽羨、永安、餘杭、臨水及丹陽、故鄣、安吉、原鄉、於潛諸縣,地勢水流之便,悉注烏程,既宜立郡以鎮山越,且以藩衛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

司馬光詩:「江外饒佳郡,吳興天下稀。」

《宇文公諒記》:「天目分秀,雙溪合流。金蓋諸峰峙其陽,蒼弁具區亙其陰。」

嚴有穀《吳興形勢要害》說:「東南東北接嘉興、吳江諸境,而河港交橫,相錯如繡,即生其地者一般,問道猶迷去來。論以地水師之義,殆鐵網陣也。」

烏程縣《山墟志》:「山脈發於天目,南一支由武康來,北一支由長興來。入境西北迤南,巒障層突,勢若遊龍。散而之東,則點點星羅,天然圖畫。」 《歸安縣志》:「虎疊千巒,龍渟百灌,東潯港,西餘不,南舍塘,北運河流環而生氣結,前含山,後飛英,右東林,左烏鎮,秀列而人文開。」

《長興縣志》:「巨靈贔屭,高掌遙蹠,大約似靈隱之飛來峰,遂成邑之第一勝觀。」

《安吉州志》:「天目為江南諸山之鎮,而當其前。苕溪為吳興諸水之源,而環其後。獨松幽嶺關鍵乎東南,玉磬金鐘藩屏乎西北。」

《孝豐縣志》:「東至武康,西接寧國,南控餘杭,北引安吉。鳳凰山峙其左,大陽山鎮其右,京山如几案拱於前,大會山如屏幛於後,廣、苕諸水出浮玉,自西南而來,環遶於東北,山谷盤固,川澤浩渺,實天造地設一形勝也。」

湖州府星野考        府志

府屬總

舊志,分野者,以地而占象也。論分野於震澤具區之間者,在辰曰丑,次曰星紀,宿曰斗牛、女,州曰揚國,曰吳越郡,曰會稽、丹陽。《爾雅》云:「星紀,斗,牽牛也。」 郭璞註謂:牽牛中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周禮》保章氏註曰:「斗牛、女,揚州。」 《史記正義》引《星經》云:「南斗牽牛,吳越之分野。」 《緯書》云:「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國。」 《漢天文志》曰:「斗,江湖。牽牛、婺女。」 又言:「斗為吳會稽。」 《漢郡國志》引黃帝分星次云:「自斗十二度至婺女七度,一曰須女,曰星紀之次。於辰在丑,曰赤奮。若於律為黃鍾,斗建子,在今吳越分野。」 費直《周易說》云:「起斗十度至女五度為星紀。」 蔡邕《月令章句》云:「起斗六度至須女二度為星紀。」 陳卓、譙周等入郡國宿度:丹陽,入斗十六。會稽入牛一,唐一行分,南斗、牽牛星之次。丑初,起斗九度,中斗二十四度,終女四度,得漢會稽、丹陽等郡。又曰:「斗在雲漢間,當淮海下流,為吳分。去牛南河寖遠,自豫章迄會稽,南踰嶺徼,為越分。」 《宋史》:「兩浙當天文南斗、須女之分。」 《元史》,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秒外,入吳越分星紀之次。然揚州之分,在五星為熒惑,在北斗為衡,而候以丁巳日云。

湖州府山川考一  通志府縣志合載

本府。烏程、歸安二縣附郭。

峴山 在城南五里,舊名顯山。晉太守殷康築亭於其上,故名「顯亭。」 唐避廟諱改焉。山之首見者曰峴。茲山首見於郭南,厥名允協。天寶間,刺史韋景先立五華亭,上有唐相李適之石樽。有三賢祠,祀顏真卿、蘇軾。王十朋有浮碧亭、逸老堂。

道場山 ,在城南十二里。唐中和間,僧如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