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6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闊三尺。八年,知縣吳鍾巒修築《大雄關》,高廣如舊,亦加三尺。

皇清康熙十年十二月,知縣韓應恆開濬「《城河》故城。」

則有三城。三圻在縣治東,臨太湖,吳王屯戍之地,城與圻接,畛吳城聯斯圻,彭城聯石圻,丘城聯蘆圻,石圻以岸多石,今沒入太湖。斯圻、蘆圻仍存。吳城在縣北三十里,即勾吳故城。彭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城皆無跡久矣。黃城在縣東北,與郭轉堆皆勾吳所築。九里城在縣西南一百九十里,未詳其由。東林城在縣西南四十九里。西林城在縣西南四十八里。以上二城吳時所築。城山城在縣南五十一里。《吳地志》云:「吳時有烏程人嚴白虎與呂蒙相拒於此」 ,今尚有城址。大騎城、小騎城並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吳王濞所築。朱城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嚴白虎壻朱叔廉所築。四安城在縣西南七十里。隋大業九年置鷹揚府,築城於此。後至元季武總兵重築,亦未知其詳。城有四門:東曰長安,西曰廣安,南曰吉安,北曰直安,其城尚存。

德清縣城池 ,唐初置武源縣,縣治在下蘭山南。天寶中,改德清,移置於百寮山南。舊無城,宋未始築。明初,止存土郛,啟七門,東行春、臨溪,西「西成、清商,南見山、廣儲、武塘。」 嘉靖三十二年,推官方敏城之。

武康縣城池 ,漢初平間置,在今縣治西五里之銀山,今徙烏回山。無城郭,累土為繚垣池。無安吉州城池 。安吉舊治在天目鄉,今孝豐縣址是也。唐開元十六年,移治於玉磬山東南舊無城郭,有六門,惟西、北二門有名,餘皆無名。西曰齊雲,北曰迎風,東曰迎春,南曰崇陽,東北曰沙井,西南曰教場。元至正十六年丙申,始築土為城。丁酉,甃以石。周圍六里,高二丈二尺,闊五尺,改為四門:東曰迎春,又曰「賓陽」 ,西曰「迎恩」 ,又曰「寶城」 ;南曰「朝陽」 ,又曰「麗正」 ,北曰拱辰。城瀕大溪,引水為壕。鑿壕為池,僅通舟筏。歲久城圮,壕亦湮。明嘉靖壬子,增建城樓更鋪。甲寅,以海寇之警,復加高三尺,內土岸以石甃之。

孝豐縣城池 ,孝豐析自安吉,其治即舊《志》所云「安吉舊城在天目鄉」 者。是縣設於弘治元年,有漢縣故城,巋然存焉,因築土垣,周圍六百一十丈。萬曆四年,請更為石城,廣六百七十九丈,高二丈,厚半之。城樓四,城門四,窩鋪八,水洞三。城門東舊曰賓陽,曰文恬,新曰威鳳。舊西曰樂成,曰武熙,新曰通德。舊南曰來薰,曰「宣化」 ,新曰「靈龍。」 舊北曰「迎恩」 ,曰「承流」 ,新曰「迎安。」 城壕自西跨北,廣三丈,至迎安門,有迎恩橋,溪水環繞至東門,為山公潭,塹險可守。

湖州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烏程、歸安二縣附郭。

金竹關 在歸安四十一都。

剎山關 在烏程西南三十里剎山嶺。

青山關  姚塢關 俱在歸安三十七都。駱駝橋 在府治東南,跨霅溪。唐初建,以其形崇穹,故名,又名「迎春。」 明萬曆元年重修。

儀鳳橋 在府治西南,跨苕溪。唐儀鳳間建,因名。宋天聖三年,知州高慎交重建。畫棟朱欄,與駱駝橋「華煥」 相望。紹興間,改甃以石。

長橋 在府治東南靈通廟前。自唐有之,亦名伏龍橋,又名東駱駝橋,後廢。宋政和中,知州章援建,以木為之,以其父常守此,名曰「甘棠。」 慶元末,郡人易木以石,築渚於中流,折橋為二,南曰「甘棠」 ,北仍名長橋。二橋之中,曰浮涯墩。明天順四年,知府岳濬重建。

人依橋 府治東運河上。唐元和中,刺史辛祕建,以集商為市,故名。後名「花樓橋」 ,昔人曾覆以樓,今從之。

望州橋 在迎春門,跨運河。

眺谷橋 在儀鳳橋西

楚帝橋 在霸王門內。以上七橋,徐仲謀詩謂「羅列全如斗極星」 是也。

望仙橋  、「無星橋  」 、「貴涇橋。」

壽先橋  、「兩平橋。」

倉橋 一名探蘋橋。其南舊有墜釵橋,云有女子行橋上,偶墜釵,下橋覓之,遇仙人授長生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