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8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一卷目錄

 紹興府部彙考九

  紹興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職方典第九百九十一卷

紹興府部彙考九

紹興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府志

本府。山陰、會稽二縣附郭。

大能仁寺 在府南二里許。晉建,號祇園寺,後廢。吳越王時復建,號圓覺寺。宋咸平六年,改賜承天寺。政和七年,改為能仁寺。是歲詔建神霄玉清萬壽宮,以僧寺壯麗者改建,而越以「能仁」 為之。建炎中,復為僧寺,仍名「能仁寺。」 元初燬,至正間重創。

小能仁寺 在府西北二里。宋開寶六年建。太平興國二年,吳越給「地藏院」 額,後改今額。明萬曆四年重修。

寶林寺 。宋元徽元年,製《法華經》《維摩經》疏。僧遺教等與法師惠基于寶林山下建寺,名寶林寺。唐會昌中廢,乾符元年重建,改題為應天寺。宋乾德初,建塔九層,高二百二十丈,號應天塔。崇寧三年八月,詔改崇寧萬壽禪寺,又改崇寧為天寧。紹興七年,改報恩廣孝禪寺,俄又改廣孝為光孝。明永樂十一年重構。嘉靖三年復建塔。隆慶末,塔將圮,萬曆六年募緣修之。

大善寺 在府東一里。中有七層浮圖。梁天監三年建。宋慶元三年,寺塔俱燬。明永樂元年僧重修。

光相寺 在府西北三里許。晉義熙三年,宅有瑞光,遂捨為寺。安帝賜「光相」 額。

至大寺 在府北二里。元至大四年建。

戒珠寺 ,在蕺山南,晉右軍王羲之故宅。天王寺 ,在蕺山東麓,寺後范蠡祠。後唐天成四年,吳越王錢鏐夢神人求祠宇,或言「祠本古天王院,有魚池,因建天王院。」 建炎末燬,紹興中再建。

開元寺 在府東南二里,五代節度使董昌故宅也。後唐長興元年,吳越武肅王建寺,有大鐘重數千斤。建炎庚戌燬。後雖興葺,然未能如初。今以為習儀祝釐之所。

長慶寺 在府東南一里。唐永徽二年建,即竹園寺。

杏花寺 在府東南四里。周顯德二年建,號「法華懺院。」 後改旌教院,因植杏甚茂,故名。

大中禹跡寺 在府東南四里許。晉義熙十二年建。唐會昌中廢,大中五年復興,賜名「大中禹跡寺。」

延慶寺 在府東南五里許。唐大中十二年建。隆教寺 ,在府東三里。宋太平興國元年建,號「無礙浴院。」 大中祥符元年改賜今額。

龍華寺 在都泗門內,即陳江總避難所憩也。俗呼「龍王堂。」

華嚴寺 在府東五里

圓通妙智院 ,在府東南三里,宋開寶八年建。先是吳越王鏐患目疾,夢美人以藥饋之,愈,鏐以為神。無何,甬東人在海上以所得沉香觀音來獻,鏐竦然曰:「此即前夕之美人也。」 因置觀音于其中,號觀音院。

蛾眉庵 在縣東北一里蛾眉山上。

清涼庵 在龐公池南

「五雲庵 」 「在都泗坊。」

佑聖觀 在臥龍山東麓。明嘉靖二十年,改創「大節祠」 ,後又改為「徵愛祠。」

長春觀 在府東南三里。陳武帝時建,初名思真。宋太平興國九年改額「乾明。」

明真觀 在府東北二里。宋乾道中,移千秋觀舊額建。

天慶觀 在府學東,唐之紫極宮也。宋名「承天觀。」 大中祥符元年,改今名。

天妃宮 :紹興一衛五所,每一所領伍者十,每一伍置宮者一。

太清蓬萊道院 在臥龍山麓。元延祐三年建。明嘉靖十六年改名太乙仙宮。二十一年復修,改額曰「紫陽道院。」

玉虛道院 在府東南二里。元大德四年建,明弘治間增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