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來矣。明永樂初,寺塔俱廢。
惠濟寺 在鳳堰橋北,俗謂曰「竹林寺。」 後晉天福八年,悟真師即古崇寺址建,名「資國看經院。」 宋太平興國七年,改賜「惠通院。」 宋理宗朝,醫僧淨暹有功掖庭,改賜今額。其術至今傳之。先照庵 在石巖山上,宋紹興中建。
陸墳庵 在西山,宋紹興中建。
曹林庵 「在湘湖南」 ,宋咸淳中建。
施水庵 在西興鎮,宋寶慶中建。
諸暨縣
大雄寺 ,在城中,實長山麓也。吳赤烏年間建。梁普通間改名「法樂寺。」 唐會昌五年廢,大中二年復改「報國」 ,後改今額。寺中舊有琉璃井、琉璃軒、先照樓。
翠峰寺 在大雄寺左,亦長山麓。唐天祐元年建,初名淨觀院,宋乾德三年改今額,今廢。相傳舊有「藏經之殿」 四字,唐皮日休所書。殿後墨竹,宋劉叔懷所畫。又有范蠡祠、鴟彝井,俗云范蠡故宅也。
永壽寺 ,在金雞山之北。梁大同二年建,名延壽寺。唐會昌中廢,咸通十五年重建,名長壽,後改今額。相傳晉咸和中,丹陽人高理浦中獲一金像。後有西域五僧至理家,云「昔遊天竺,得阿育王像,至鄴藏河濱,夢感謂吾東遊,為公所獲。」 理驚出像,五僧見之,放光及寺。立敕送像藏於寺。
寶壽寺 在寶聚山,唐大中間建,初名「壽聖」 ,後改今額。
正覺寺 ,在菩提山中,柯公尖之南。後晉開運元年建。初名「菩提院」 ,後改今額。寺周圍皆山,惟前一徑屈曲通山麓,水從峽中出。峽跨一小橋,橋旁有一指石,一指點之即動,以手力推則屹然。峽內又有「喝開石」 ,相傳舊有菩提樹,生子必一百八顆。
永福寺 ,在光山中,初名「應國禪院」 ,唐會昌中廢。後晉天福中重建。
崇勝寺 ,在寶掌山,是千歲和尚結茅處,唐貞觀十五年建。
五洩寺 在五洩山中。唐元和三年,靈默禪師建,名「三學禪院。」 咸通六年,賜名五洩永安禪寺。天祐三年,改應乾禪院,後改今額。
青蓮寺 在縣西十五里群山中。後晉天福四年建。初名「碧泉院」 ,宋至道二年改今額,後漸蕪,明嘉靖中僧道林復建之。後山名金興岡,右一峰高聳,名嶽峰寺。前三池名伏龍池,山下小溪名漱雪溪。
乾明觀 在長山之麓,宋紹興中建。
「五洩龍堂 」 在五洩山三學院側。
餘姚縣
龍泉寺 在龍泉山。晉咸康二年建,唐會昌五年廢,大中五年重建,咸通二年賜今額。宋建炎間燬,高宗南狩幸龍山,賜金重建。元至元十三年燬,元貞改元重建。有彌陀閣、千佛閣、蟠龍閣、羅漢院、上方寺、中天院、東禪院、西禪院、鎮國院、喚仙亭、更好亭、龍泉亭。自山麓至絕頂,殿閣儼然,背山面水,為一邑佳處。寺額三字作歐陽率更體,或云即歐書,未知然否。虞世南、王安石輩皆棲遲於此,宋天子幸之,今漸蕪廢,所存者惟山門大雄殿、中天院而已。大雄殿為習儀之所,殿後近構觀音閣。
白雲寺 在四明鄉。唐閩中高僧巘雲披荊而廬,講餘白雲時時入戶。後晉開運間,錫是名普濟寺 。在上林湖山之西麓,俗謂之西山寺。山勢迴抱,地師多稱之,以為可亞四明之天童。唐大中元年,普光法師建,號上林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賜普濟院。
普明寺 在從山
積慶寺 在燭溪湖之梅梁山,宋史巖之功德院也。清流當門,景物頗幽勝。寺前石碑,宋理宗御書「積慶教寺」 四大字,上又作行書「賜史巖之」 四字,鈐以玉璽。今後殿已廢,惟正殿在,四壁亦不完。僧房十餘間,別在溪邊,而山十餘頃,田三百餘畝,僧猶享其利。御書碑今折為兩段,半埋草中。
明真寺 在靈源山東,晉支遁許詢講道之所。後唐長興元年建,號「四明院。」 宋治平,改賜今額。元元貞至元間再新之。
長慶院 在梅川鄉。唐長慶四年建,號「柯城道場院。」 會昌間廢,大中二年重建。天祐六年,吳越王改前額。
隆慶院 ,在上林僊居山。梁大同元年建,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