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8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里《蓋七十二福地》之一。

八峰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中有萬年寺,八峰明月、婆羅、香爐、大舍、銅魚藏象、煙霞應澤是也。覆盆山 在縣東四十里。頂平,東西二隅有井。形家以為台郡臨海山川之美,皆是此胚胎迤衍發秀,所謂「覆盆孕秀」 是也。

天柱山 ,在縣西九十里,南有黃水峰。

寶華山 在縣東三十里四都。

銀山 在縣南十里。宋元祐間,因礦發,故名。後因鑿山壓死人眾,燒煉無銀,遂廢。

方山 ,在縣西六十里。其山高峻千餘丈,山麓週迴十五里,自足至頂皆方,故名。

妙山 在縣東一百步,延袤一里。舊為城隍廟。宋曹勳建祐聖觀,境民崇奉,香火不廢。

華頂峰 在縣東北六十里,蓋天台第八重最高處,少晴多晦,夏有積雪,可觀日之出入。「九峰 」 ,在縣西北一十五里,王羲之與支道林常登焉。

九折峰 ,在縣東北三十里。《孫綽賦》所謂「既克濟於九折,路威彝而修通」 ,是也。

「玉霄峰 」 ,在縣北三十五里,即洞天宮。重崖疊嶂,松竹蔥蒨。

紫凝峰 ,在縣西三十五里。相傳僧智顗於此誦經,感紫雲之異,與瑞龍、天柱、香爐、「應澤」 四峰相望,皆為勝境。

香柏峰 ,在縣北六十里。四壁陰崖,垂磴萬仞,以多柏木,故名。

天姥峰 在縣西,以與天台山相對。其峰孤峭,下臨嵊縣,仰望如在天表。

金地嶺 在縣西二十里金錢池側。一名「佛隴峰。」

銀地嶺 在縣北三十里,與金地嶺相接。相傳為定光佛示現智顗處。

八柱嶺 在縣北五十里。按《地理記》云:天台山有八柱巖,孫綽賦所謂「八柱森挺以凌霜」 是也。杜潭嶺 在縣南二十五里,與臨海分界。關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與新昌縣分界。上有朱葉三侯王廟。宋令鄭至道去任,邑人至此攀戀不忍捨,因留家焉。

筋竹嶺 在縣東四十五里,與臨海分界。招隱嶺 ,在縣東北五十里。昔顧歡招同郡人杜京產隱此。

百丈巖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觀西北,與瓊臺相望。峭險束隘,四山壁立,下有龍湫,翠蔓蒙絡,水聲潨然。麻姑巖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一名「仙姑」 ,昔麻姑訪王方平於此。

隱身巖 ,在寒石山旁。唐貞觀中,豐干禪師謂閭丘太守曰:「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賢後身也。」 閭丘往見之,二人笑曰:「豐干饒舌耶?」 既而隱身入巖中,巖即隨合。

獅子巖 在縣東四十里,繫盤山北口。猙獰如獅子,故名。下有小溪,險峻不可陟。

翠屏巖 ,在縣東二十五里。《孫綽賦》所謂「摶壁立之翠屏」 者是也。

靈巖 在縣西五十里。巖洞虛迥,有石如案,與浙崷山相連。中有小嶼,號「文嶼。」

玉京洞 ,在赤城山。《道書》十大洞天之第六。丹霞洞 ,在縣北一十五里,舊傳葛元煉丹處,旁有仙人拍手巖,飛瀑數百尺,下為靈溪。桃源洞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今護國寺東北斜行山間,隱見榛莽者,即其地也。

斷石橋 在縣北七十里。自石橋沿澗行,可十五里,有一石梁中斷,因以為名。

青溪 在縣西五里。源出天台山,南流至桐柏,又南流三里,經三井,下流為瀑布,南入大溪。宋謝靈運詩「旦發清溪陰」 ,即此。

楢溪 ,在縣東二十里。晉孫綽賦「濟楢溪以直進」 ,即此。

福溪 在縣北四十里,源出石橋,水險而清。銅溪 在縣西北五十里,其水黃,狀如銅汁,故名。源出桃源洞。

乾溪 在縣南一十五里。舊傳僧曇猷訪赤城,有一媼與之語,神怒,投媼于淵。猷飛錫救之,其溪立涸,故名。

百丈潭 在瓊臺、雙闕間。出為靈溪,其龍甚靈。丹霞潭 ,在縣西北二十里,柳泌煉丹處。柘溪潭 ,在縣西北三十里,水極泓深,前橫石檻,又有石室,可容百人。

龍鬚泉 在縣西寒巖洞口。噴薄如龍鬚,因名。三井 ,在縣北二十里。唐時嘗遣使投金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