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9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仁山書院」 ,為金履祥講學之所。

五隴屏山 按《通志》: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嵌山   、白鴈山 俱在縣北四十里。勝山 、桂峰、支龍、坦山,山人鄭誠夫嘗作溪山一覽亭於其上,遺址尚存。

售峰山 在縣北五十里。上有龍潭,歲旱禱焉。蛾眉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不甚高,林木蔥鬱如蛾眉。

聖羅山 在縣西三里,隔溪水。

郭偲山 ,在縣西四十里。古傳郭偲先生煉丹於此。

嚴高峰 在縣北五十里,旁有勝觀石。

望峰 ,在縣北三十里,高百餘丈。

天峰嶺 在高眉山東北二十五里。

石阜嶺 在十都

馬嶺 在縣北五十餘里,當蘭谿、建德之界。馬嘶嶺 ,在縣西北二十里純孝鄉。

陳嶺 在縣西二十五里,硯山之西。

天井巖 在縣東南二十里洞巖山口。

玲瓏巖 在紫巖鄉

鷂窠巖 在玲瓏巖下,巖如鷂窠,廣十餘丈。跌水巖 在縣北武昌鄉,峭壁五十餘丈。烏石巖 在縣北十餘里,高二十餘丈。

金雞巖 在縣西北純孝鄉。高百餘丈。

杜巖 在縣西三十里無垢院內。

東巖 在廣嚴院內

赤巖 ,在縣西太平鄉,高廣百餘丈。

大慈巖 ,在縣西北五十里,與壽昌接境。「竹絲巖 」 ,在武昌鄉,高百十餘丈。

洪巖 高數十丈,狀若赤壁。

《豢龍巖 》,高一丈,深五六丈。

《西巖 》高二丈,上有石佛。

小三洞 ,「在縣東洞巖山中,上靈洞深三十餘丈,下靈洞深五十餘丈,皆與金華洞通。中洞瞰山腰,視上洞而小,前趨山趾即下洞。」

仙洞 ,在太平鄉,與郭偲山相對。

「石蓮洞 」 ,近獅山十二曲深處。

「白雲洞 」 在洞巖山。

白坑 ,在洞巖山之東,深五六十丈,東西相跨二百餘步,長五里。其山石皆白,可燔為灰,故名。「紅坑 」 ,在洞巖山之西,深廣與白坑同,長五六里。

磊瀆坑 在蜈蚣山下,深五十餘丈。

棠源 在縣東紫巖鄉。其源之上翠峰,奇巒秀峙,左右山民往往業於其間。

靈洞源 旁皆奇峰怪石,其中一道如砥。甘露源 ,在靈洞源西。

木沉源 ,在縣北武昌鄉。其源左右皆大山,而有長山間於其中,人呼為「東西源。」

湛裏源 :在木沉源西。其源大約如木沉,人亦呼為東西兩源。

《魯源 》湛裏源西草木深茂。

溪裏源 一名「雲源」 ,在靈泉鄉。

烏石源 在純孝鄉,中有田二千餘畝。

慕塢源 在純孝鄉十二都。有上下二源。坦源 在慕塢源上,深遠十餘里。「塔彈」源 在純孝鄉十三都,深遠二十五里。三峰源 在純孝鄉十四都,源之左右夾兩溪,一名小溪,一名「芝溪」,各深遠四五十里。

萬松源 ,在純孝鄉,去縣四十里。

儒源 ,在縣西北四十里。

蘭谿 在縣西南二里。一名瀫水。其源有二,一自衢城而東北流至於縣,謂之「衢港。」 一自婺城而西流至於縣,謂之「婺港。」 二水合而匯於縣之西南,類羅瀫文,因名。崖多蘭𦶜,故名蘭谿。黃煙溪 在縣東南紫巖鄉,源於東陽江東溪 ,一名石匣溪,在紫巖鄉婺港中。

八石溪 :在紫巖鄉。發源自鷂窠巖。

雙溪 ,其一即八石溪,其一發源玲瓏巖。「洞溪 」 發源自靈洞山,由洞橋而出。

大有溪 在橫山鄉,發源衢港,由羅埠分流。萬罎溪 在橫山鄉,亦由羅埠分流瀘溪 在縣西南甘棠鄉,發源衢括諸山。赤溪 在縣西南甘棠鄉,發源壽昌長嶺。東溪 在縣西南甘棠鄉東柏山下。

永昌溪 在縣西甘棠、瑞山二鄉。發源長嶺。乾溪 在縣西北純孝鄉。水有二源,一出嚴州塔彈嶺,謂之「北溪。」 一出嚴州馬目源,謂之「芝溪。」 香溪 在縣北武昌鄉,即蘭谿之下流。

石渠溪 在縣西北武昌鄉,源於鄉之木沉源。驥溪 一名「馬澗」 ,在靈泉鄉,源於玉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