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9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七。東曰「赤松」,南曰「八詠」,曰「清波」,曰「長仙」,曰「通遠」,西曰

「朝天」,北曰「旌孝。」逮今二百有三十年,圮壞弗葺,非一 「日矣。聖人在御,八荒我闥,皇靈所被,封守有截,隱然 若天險之不可升,不假參以人力也。顧以承平滋久, 執事者習於因循,忽於細微,不測之變,起乎倉猝,中 區俶擾,而旁州比縣,民譌不寧。」於是行中書省用江 東、浙西列郡之請,俾治其故城而新之,以備非常。謂 浙東地瀕鉅海,尤關於要害。并下其事於帥閫,令郡 府相其便利,而講行修築之政焉。婺實肅政廉訪司 治所,今副使伯嘉訥、奉政公、僉事禿滿鐵穆爾、朝列 公、奉議王公武暨照磨王君某,咸以為有備乃可以 無患,此古之良規,今之切務。屬總管太中陳侯伯顏 不花亟謀興作,僉事鐵木迭爾、奉議公適至,交贊其 議,而陳侯伯顏不花亦自任為己責而不敢後。爰頒 其役於州縣,州縣之長吏各率所部之民,來聽要束。 資糧既具,匠傭既集,乃揆日以庀事。大家則量地而 賦工,中產則輸財而佐費,廧落屏蔽,次第就緒。然以 古之言地利者,蓋曰「高城深池。」今外濠湮塞,城已高 而池未深也,不可憚其勤而諉於方來。由是役既輟 而復舉,籍向之役所不及者,使出錢為僦直,募閒民 來即工,而官給其食,推求故道,疏鑿而濬滌之,州縣 長吏則更休迭進,以董其役。副使公首尾親臨督視, 命寮屬相繼總其功程,而為之經畫,勸相經歷。某官 某繼至,副使公藉其佽助為多焉。城之綿亙,悉仍其 故址,以尺計者,一萬七千七百九十,厚二「尋有四尺, 高二尋有二尺。」以今昔之度準之,俱有加於舊,縝壯 雄峻,則昔之所無也。七門並啟,扃鍵如式。而西、北二 門皆環以甕城,甃石為路,修與城等,壘甓為堞。其崇 五尺,屋於門觀之上者七,以謹候望;屋於雉堞之間 者三十有六,以嚴徼巡。其南因大溪以為險,北東西 三面壕之修以尺計者,八「千六百二十有五,廣六尋 二尺有八寸,深二尋有六寸,跨以三釣橋,遏以三石 壩,壤高水絕,則列樹七星樁以防其空」,郄屋於壕塹 之旁者三十有六,而棲戍卒於其中。凡城之役,起至 正十二年春閏三月己亥,訖其年秋七月乙酉;壕之 役,起是年冬十月丁卯,訖明年夏五月甲申。濱於城 居者有恃而無恐,往役者以分之所宜為而忘其勞。 陳侯使序次顛末以授溍曰:「其為我書而鏤諸城隅, 用昭示於後人。」溍!竊惟《易》於《萃》戒不虞,而重門擊柝, 有取於豫。使節所蒞,婺為會府,民物萃聚,殷盛叢劇, 儆戒無虞,而陰銷潛弭,姦覦之萌,誠有不容緩者。鄰 境之枹鼓相聞,而婺獨安堵如故。居安慮危,思患預 防,及是閒暇,而汲汲焉圖所以固吾圉,夫豈過計也 哉!矧今風紀之司,弘宣德化,而人知尊君親上;撫字 之官,博施恩信,而人樂趨事赴功。且將以民心為垣 墉,士氣為樓櫓,精神翕合,與山川之脈絡相為流通。 益重金湯之勢,而於地利人和,兩盡之矣。國之保障, 永永是賴,嗣為政者所當知也。可無《書》乎?

《重濬繡湖碑》
宋·濂

湖在縣西一百五十步,廣袤九里三十步。舊設東西 中三管,稽其戶田之數,以均水利。其所溉凡八百九 十有五畝。後加疏瀹之功,其利愈博,以畝計者,至於 一千五百而贏。東南各有斗門,釃以二渠,循堤折行, 會於南。又折而東,疏為三,以達於田。然而眾流行潢 汙間,挾入湖,其勢易致填淤。在宋紹定甲子,知縣董 爟請湖為放生池,嘗一濬之。淳熙戊戌,縣丞吳沃以 春夏暴漲,而淫管不能宣洩,始更為閘,視盈縮而司 啟閉,仍架石橋其上,人因以「吳公」名之。開禧丙寅,縣 丞胡衍、景定甲子,知縣林桂發復皆重濬之,自後無 繼者。一亢陽為沴,水輒涸,田遂不稔。曲阜孔侯來為 縣之三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躬履湖濱,愀然而 嘆曰:「無湖是無田也,茲非縣令之責乎?」歸與僚佐謀, 集八鄉二十四都之民,量地定徭,分鄉授事,各植小 幟以別其界域,使不相淆。嚴示禁約,責其成功。於是 畚鍤齊舉,有不戒而趨之意。侯恐其過於勞也,趨承 水利之家,具酒漿俎以食之,勸相既頻緒日。就湖之 北故為官道,水齧蝕且盡,因築而廣之。湖南沿堤,亦 有曲徑,以通人行,居民侵塞,且及湖百尺,皆斥而復 之。雜藝花柳,映帶左右。復聚土為山,於花島之後,經 始於洪武戊午正月十八日,至三月十八日,湖之濬 已及三分之二。以東作方興,遂輟其功。其深五尺有 奇,役功幾萬幾千有奇。自興是役,晝恆晴,夜或雨雪, 迨夫遂事,淫霖久不止,君子謂侯愛民之所感。是歲 婺七縣大旱,繡湖之田,獨獲有秋。縣人士懷侯不能 忘,緣昔人名橋故事,既名土山為「孔公墩」,以識侯功, 復來謁余文為記,欲示後之為令者,俾嗣濬之。余觀 載籍之中,有民社者,能修陂渠之政,則屢書之而不 厭其詳。此無他,以民食之所繫,故特用是以為勸也。 昔者史起之為鄴令,大興水利以利民,至有「瀉鹵生 稻粱」之謠,及至五尺之童,亦有能知其賢者。世之為 令者,苟能如是之愛民,其令名有不垂於無窮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