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1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文英閣 在縣學山下,舊執禮坊,隱士毛氏故居。宋紹聖間,秦觀監酒稅,嘗與毛游此閣。《柳邊亭 》在稅務後。

應星樓 在大市東,跨橋為之。南挹山光,下臨溪水,盡登臨之勝。

知津亭 宋郡守范成大建,今並廢。

青田縣

擁青軒 宋紹興初,縣令楊簡建。

點易亭 在縣西北青田山巔。昔清溪道士明

《周易》
爻象修道此山道成尸解後人慕而立亭

為一邑勝覽,古今名賢至是必登亭遊賞題詠,書諸四壁。道士世傳為葉法善,唐元宗有詩贈之云:「清溪道士人不識,上天下天鶴一隻。洞門深鎖碧窗寒,滴露研硃點《周易》。」 考之別集,則又以為高駢《步虛詞》也。

見一亭 在縣東儒學後山,宋鄭汝諧建。亭後石壁,其平如削,高二丈許,水從石裂中出,清泠不竭,上鐫「界石泉」 三字。後山有石榻可坐,上鐫「宓羲臺」 三字。

八角亭 在縣南,宋陳汝錫建。

石門洞書院 在縣西七十里。初,洞自謝康樂築館,歷唐迄宋,名公勝士經遊賦詠,為東吳第一勝事。

謝客堂 在石門洞。先是,洞未有名,自宋景平、謝靈運蠟屐來遊,好事者景慕高致,遂作堂繪像祠之,扁曰「謝客堂。」

秦學士祠 在慈仁院。宋紹聖初,謫監處州酒稅。公餘訪曇法師,既官滿,與曇別,留絕句以遺之。

問鶴亭 在縣治東,今廢。

《軒轅丘 》,在石門山最高頂。

仙人壇 在縣西北七十里,巖若蓮花,相傳嘗有仙人煉丹於此,竈址尚存。《縉雲縣》

黃帝祠 。唐邑令李陽冰手篆「黃帝祠宇」 四字。獨峰書院 在縣東二十三里仙都獨峰前。朱晦翁持常平節,來憩於此。愛其山水清絕,有似武夷。常賦「碧澗修筠似故山」 之句,又有「於此藏修為宜」 之語。嘉定間,郡人葉嗣昌始刱禮殿為講肄之所。咸淳七年,邑人潛說友即舊址廣而新之。明洪武間,為知縣朱成遠所燬。

美化書院 在縣東六十里。今鄉以「美化」 名。朱晦翁嘗講道其地。嘉熙間,縣令陳大猷以俸易其地,欲刱書院,未就,代去。後尉陳實嗣成之。元至元間毀,權山長黃應元重建大成殿於舊址,山長周仁榮重建兩廡及門。今廢。

縉雲臺 在縉雲山。劉澄《山水記》:「黃帝煉丹之所。」 今廢址尚存。

倪翁洞 ,在初暘山,即暘谷洞。相傳有倪長官隱此,不傳其名。李陽冰《篆蹟》,今存。

《隱真堂 》「為昔賢劉處靜築。」

巽亭 在縣南龍津橋上,宋御史詹適宅。「共亭 」 在縣東五里永泰院中。宋慶曆四年,縣尉毛維詹建。取松竹、風月、巖沼、徑花之屬為十題,示與眾共之之意。

阮郎亭 在縣東七十里阮客洞側。

駐鶴亭 在仙都山忘歸洞前。

「照水亭 」 在仙都山放生池上。

忘歸臺 在縣東五十步吏隱山,唐李陽冰遊憩之所,有陽冰篆書《忘歸臺銘》:「疊嶂迴抱,中心翠微。隔山見川,溝塍如棋。環溪石林,春迷四時。曲成吏隱,可以忘歸。」

忘歸亭 在縣東仙都山忘歸洞前。

「回瀾亭 」 在仙都山金華潭上。

孝義亭 在縣南二里。里人為孝婦陶氏建。「背山亭 」 在桂山之上,元邑人范杞孫建。「擷芳軒 」 在仙都山。

問漁亭 在暘谷洞前,今廢。

醉月亭 在赤巖前,唐李陽冰建,今廢。

吏隱亭 在吏隱山上。黃中詩:「拂袖登臨處天風散客愁亭虛青嶂合溪近白雲流。篆跡迷荒徑窪尊識舊遊獨憐千載後明月映松楸」 雨松亭 在仙都洞天門側,有三松,枝幹甚古,大數十圍。每晴日當午,雨點滴瀝,陰晦則無,名雨松。

《元墟 》即劉處靜墓。

松壑亭 在縣西二十五里松皋之陽,山水清勝。元黃縉、呂伯良時遊詠於此。

「霏翠亭 」 在吏隱山南麓。

競秀軒 在仙都。胡志通詩:「幾年因塵鞅,微蹤浸成俗。比來夢魂清勝賞得南麓群峰綰煙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