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1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其水復淺

利充山 山有《高麗》王祖墓。王名宜星,其父元末任宜州判官,生時星墜庭中,因以為名。父卒,《高麗》王入貢,見而器之,遂從王歸。王後無子,因以為嗣,乃襲王矣。

「平地山 」 ,《菽園雜記》:「成化十三年,福建長樂縣平地起一山,山旁一池,忽生大蜆,其味甚美,民爭取食,不數日,死者千餘人。」

松石峰 ,唐末有天王寺,中有枕流軒、望江亭、樂壽堂。萬曆中,僧重建經堂。

龍翔峰 有豹變巖,與此峰對峙。

瑞峰 中有石,曰釣鰲,亭曰「垂露。」 宋慶曆中,觀察使蘇舜元勒字於石,字作「垂露」 體,故以名亭。鰲嶺 有宋林岊書「鰲嶺」 二字。

榕嶺 一名「沙嶺」 ,宋時有夾道之榕。

吳宰嶺 宋知縣吳節家其下。

「稠巖 」 峰巒稠疊,林慎思《月樓》在焉。

石屏 在觀音寺後

《仙人梯石 》有「麻姑井」 ,石船踏之則動。

雙髻石 以形名,十六都、十四、五都皆有之。閩王禁石 。石在海際,周圍十數丈,產紫菜,縷纖甘美。王審知時,禁私採以自奉。今「廣石澳」 是也。

中丞石 ,上刻「中丞」 二字。唐潘獨坐南歸憩此,里人銘之。

馬頭石 ,吳王造戰船處也,名「吳艦頭。」 漢吳王濞反,獨東甌王搖從之,故濞於此造船。明太監鄭和泊舟焉,改為太平港。十洋市在港東廣石江 ,江民業漁。宋陸秀夫、張世傑奉二王從此入閩。

《梅江 古》云:「梅江水,值千金。」

壺井江 江有王母礁。宋末,楊妃負益王、福王航海經此。

星溪 即獵溪

蘇老澗 蘇舜元經此臨流樂之後,因名「福田溝 。」 明里人李長孫所鑿,人利其灌溉,因名之曰「福田。」 長孫字原善,時時出金為鄉人助葬。

金漆湖 明嘉靖三十六年,湖上產異種嘉禾二畝許,既秀且實,里人瑞之。

嚴湖 正統十年,縣民劉彥梁言:「本縣嚴湖周圍二十餘里,南接稠庵溪,西通倒流溪。旱則引稠庵溪入湖灌田,雨則疏倒流溪,以防其漲。近者湖岸沖決,溪流湮塞,不能積水,防旱雨至,田或渰沒。又有張塘、涵塘、前涵大塘、涵陳塘港,其利弊亦如嚴湖修築疏濬,寔為民便。」

黃龍潭 相傳常有巫者之妻漚麻潭側,見黃龍首藉其上,以告縣官,禱雨輒應。《郡志》作「黃新潭。」

破石潭 常有女汲於潭上,蛟吞之,忽雷擊石破,蛟死而女屍見。

搏紗潭 有人測之,搏紗不至其底,故名「義泉 。」 宋縣令袁正規所鑿。

五峰龍泉 相傳唐大中間,有二龍戲井,亦名「龍井。」

瀑布泉 :一在光嚴寺北二里許,一在龜山竹林寺溪會亭之上。

連江縣

龍漈山 在縣北,縣之主山也。岡巒如龍,漈水夾溪而下,有潭曰「五峰。」《丹陽驛道記》:「五陵谿徑龍漈潭,昔有龍孕其間,樵採不入者有年。」乾寧中,僧宗結茅於上。眾異之。始創屋宇。表聞。賜額曰「龍漈報恩院。」

湖山 去縣八里,舊稱湖山古道場。唐景福中,王氏入閩,淮民隨之,有桴浮香爐及書硯漂於岸側,其人異之曰:「吾州杜三郎故物也。」 因創祠祀之。其麓有筠溪釣臺,故宋李彌遜以筠溪為號。

「西山 」 ,宋李彌遜隱處也。按:彌遜本連江人,其祖餘慶遷居吳縣。彌遜知漳州,還連江,遂隱於此。

《上竿塘山 》,峰巒屈曲,有竹。湖尾等六澳,下竿塘山 有白沙、鏡塍等七澳。是山與上竿塘並峙,大海中,上并有居民。洪武二十年內徙。三德山 三峰列峙海門舊名「三台」,又名「筆架。」覆釜山 在縣東南,中有巨石如釜。其峰曰南乾,有仙人碁枰石并足跡。曰北乾,有巨石不著苔蘇,形如紗帽。曰矩庾,相傳矩、庾二仙居之。曰金鰲,形如巨鰲。南乾之麓有石雙峙,道出其中,曰「石門。」有寺,巨石相倚,其中深邃,曰「玉華洞。」又有玉石峰,亭亭如玉立。有石鼓,其圓如鼓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