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1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十六卷目錄

 福州府部彙考四

  福州府山川考四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千三十六卷

福州府部彙考四

福州府山川考四       府志

永福縣

龍泉山 山有小雄澗、仙巖及鴈湖二龍潭。小雄澗出為小雄溪。鴈湖在山巔,極高而深。古云:「鴈湖深,雪峰沉;鴈湖淺,雪峰見。」 山之東為觀獵山,為葛嶺,為創嶺。創嶺一名龍嶼觀獵山,閩王觀獵焉。元王偁父王翰隱居於此。翰仕元死節,人遂稱為官烈。其地有兔峰、飲牛潭、鋪錦灘、龍塘、噴漈巖諸勝。龍嶼,大魁黃定所居也。

大樟山 ,下有大樟鎮,上有杜公廟。杜名帝錫,唐末人,家饒財帛,急人之急,沒而人廟祀之。宋紹興十四年,山寇曾少隆入縣西界,舉邑驚奔,神見夢於太傅吳元美曰:「賊以某日就擒。」 已而果然。慶元元年,夏秋苦旱,慮不及水,夢神巡門督舟防溺。無何,蛟蜃沖山,晴晝漲屋。開禧丁卯秋,大疾疫。先時有醫預鬻疫藥,名《土木神效散》,疾作,服者立愈。及詢此物,從未曾有,始悟土木神姓醫即神也。瀕海閩安鎮距廣遠甚,穀船風壓垂覆,望廟呼救,救者應聲出風濤中。他日詣祠,恍若其貌。丙寅秋,近市火作,風怒火盛。隔江人聞鐘聲,見丁壯數十從廟出,身當烈焰,須臾火止。隨詢其地,所留,皆稚弱婦女,原無丁壯,鄉人「益知神祐之也。」

中和山 ,下有中和寺。《游宦紀聞》云:永福縣東南八十里,羅漢寺之仙巖,有篆書十,形體奇怪,環布巖石,不著姓名,人所未識,號曰仙篆。歐陽永叔嘗得之,喜其無鐫刻之蹟,如指畫成文。政和三年之夏,邑宰陳武祐,好奇士也。訪求其詳,知篆有三:一在安仁寺仙人山,二在中和寺黃坑之崖,今存焉。字皆奇怪,亦不可」 識。三在「《羅漢之仙巖》也。

枕煙山 ,上有枕煙寺。元王翰詩:「石磴招提古,松蘿暝不分。排雲雙樹轉,隔水一鐘聞。」

磨筓山 ,邑之主山也。原自建昌昭武越尤溪,至永福,支分派出,大如奔虯,小若促浪,由東北來為是山,綿亙三十餘里,為筆架,為極樂巖。巖下聯絡六七里許,突為圓阜,號「仙掌。」 平坡逶邐至沖峰、鰲鼻,邑治奠焉。極樂巖有洞石之勝,形如伏獅。中有四洞,可容數十人。最下洞有二石龍,交繞而盤頸,下滴水承盂注之。歲旱迎水禱雨必應。

方廣山 ,山石大類武夷,山半有巖曰方廣,狀如粵西諸洞山矣。未至巖,石壁崚嶒,有泉如練。元邑人王翰鐫「飛珮」 二字。又里許,有用文與遼東薛朝晤諸人來遊,鐫八分書四十一字,字徑尺,筆法蒼古,用文蓋翰字也。宋黃非熊亦讀書巖中,常摭山中景為十奇,曰玉泉洞、瑞松塢、鐘磬石、聽泉崖、瀑布泉、龍樹巖、靈羊谷、龍尾泉、望仙臺、清音洞。渤海胡元卿訪得之,為序而劖諸巖壁。其中又有星巖、仙跡、仙樹、仙牆、仙芝、石門、石筍、石竈、石臼、石凳、觀音影、白龍井諸勝。大小妃山 去城四十里,相傳閩越王葬二妃於此,並鑄鐵掩蓋。一在可坑道傍,坏土巋然,耕者欲發之,風雨驟作。一在洋浦山麓,鄉民有取石其上者,遇大蛇相向,遂不敢前。可坑隔溪有王妃廟,鄉民春秋每先期詣廟祈獲異獸以祭,輒獵得之。

澄潭山 去城六十里,五代時陳嵩居此,嵩常出遊,有《辭父墓詩》云:「高蓋山頭日影微,野風吹動紙錢飛。墳前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道蚤歸。」 萬首唐人絕句,又作陳去疾詩。按《大明一統志》載此詩於南安縣高蓋山下,以為歐陽詹所作。閱《歐陽集》無載,迺知纂修當有攷也。

六洞仙山 山極高秀,舊傳有仙居之。風雨晦暝莫測,而樂音時聞。鄉人有懸崖至其處,見二人對奕。越日再造,則烏有。眾以為異,因刻六洞仙像其上。昔一縣尉詣山禱雨,而持心不淨。將抵洞,有驕虫數百,若將螫之,竟不克達。對面南山,有石室三,中室一石龍,四面雲霧分明,如斲如畫。龍口出泉,鑿井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