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4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六十九卷目錄

 延平府部彙考五

  延平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延平府驛遞考

  延平府兵制考

  延平府物產考

  延平府古蹟考陵墓附

職方典第一千六十九卷

延平府部彙考五

延平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府志

本府。南平縣附郭。

天寧光孝寺 在城西隅。唐名廣濟。宋政和間賜名天寧萬壽。紹興間改名報恩,尋復改光孝。元至正間燬,尋建。明永樂、景泰間俱嘗重建,以為祝聖之所。成化間復燬。弘治間,住持僧能持募眾成之。能持幼穎悟,稍長遍遊名山,歸,結菴松關。年四十餘,足不出關。至八十一,將歸於寂,會寺眾曰:「吾寂後三年外某日,有星自東飛入於西,葬吾時也。」 僧徒將其身安於草堂簥中,三年蠅蚋不侵,無穢氣。至其時,眾曰:「曩云星過,幻語也。」 言未畢,有星大如斗,從東入西,遂葬之。眾號曰「天印禪師。」 嘉靖三十五年,知府彭澄加寺扁曰「萬壽山。」

普通寺 在城北,五代時梁建。舊為院,宋改為寺。淳熙間燬,明宣德間重建。

梅山寺 在府城東。宋紹興間建為院。元改為寺。明吳恭詩:「玉樹橫斜第一峰,金烏浴海湧微紅。雙溪城郭煙霞上,萬戶樓臺錦繡中。玉漏滴殘催奏角,禁門方啟罷鳴鐘。何郎東閣多詩思,應與揚州興味同。」 劉璋詩:「峻嶺回陽谷,樓臺幾百家。金烏離海島,飛彩到梅花。」

高山堂 在府城東隅。明萬曆初,知府林梓改為「興林寺。」

靈寶堂 「在府治東南」 ,宋祥符間建。

準提閣 在府治天河邊坊,順治四年建。鐵像堂 在府治東南,宋祥符間建,以鐵鑄《真武》祀之,故名。正統間,逆賊鄧茂七臨城寨,九峰親見福州門黑幟隱隱七星,見有披髮仗劍於下者,賊知神兵也,心自驚怖,不久遂敗。

閩王殿 在威武坊。原殿燬,王屢有神驗。歲火,遙見火中有袍冠人救止者。有司以舊社學基擴其殿,虛左基為南令某生祠,社學之廢始此。「三義殿 」 祀漢劉、關、張三位,在劍浦驛左鄰之東。

皇清順治間建。

興化寺 在府城西,舊名「資壽」 ,五代唐建,宋太平興國間賜名「興化院」 ,有李綱扁。元改為寺。寶雲寺 在劍津里,舊名南峰普滿院,元改名為寺。

龍德寺 在劍津里,五代梁建,明景泰年間重建。

黯淡寺 在演仙下里。唐建,舊為院,元改為寺。當黯淡灘之陽,灘水陰悍,舟過多覆,僧無示者,始結菴於此。募工疏鑿,湍勢稍平,因以菴名。明宣德間重建。

佛智開平寺 在開平里。五代梁建,舊名「報國顯親院」 ,元改為寺。明洪武間燬,尋復建。

林重寺 在杜溪里,唐建,初名院,後改為寺。報國寺 在新興里,五代唐建。舊有開山寺,僧普明嘗留醋一缶,囑其徒遇佛諱日以湯投之,酌而且用以和蔬。後經數百餘年,尚存色味,猶不變。

西巖寺 在太原外里,唐建。舊為院,後改為寺,明景泰間重建。

慈恩寺 在天竺里,唐建,名「西峰寺」 ,宋改為院,元復改為寺。

西平寺 在太原內里,唐建。明正統間重修。含清寺 在餘西里,宋紹興間建。初為院,元改為寺,明正統間重建。內有含暉閣、清暉堂。太平寺 在太平里,唐建。

西崇福寺 在建興里,唐建。明正統間重建。彌勒寺 ,在唐源里,宋建。

三吾寺 在長安南里。唐建,舊為院,元改為寺。西林寺 在府城東南,五代梁建。宋朱文公謁李延平受學,嘗寓於此。文公詩:「觸目風光不易裁,此間何似舞雩臺。病軀若得長無事,春服成時歲一來。」 今廢。

報恩寺 在太平里。唐侍讀張翥建。遺蒸嘗苗田一十五石。今併入天寧寺。